阅读历史 |

第 196 章(1 / 2)

加入书签

张居正退出文华殿,脑子里只剩“夺情”二字。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了他许久。有些事情非人力所能为,生老病死,不是他重生一回就能改变。

去年。张敬修回江陵参加乡试,他让妻子王氏一同回去。等张敬修乡试结束,就带着祖父母一同进京,让他们以后都跟着自己在京师生活。

一来,不让他爹在江陵为非作歹,败坏他的名声,二来,也能侍奉二老,让他们多享几年福。

“张阁老!张阁老!”

走出文华殿不远,冯保追了上来。张居正向他点了点头:“冯大伴。”

冯保与他并肩缓刑:“陛下从小就是个急性子,尚未亲政,太后常说,还需元辅多费心。”

这话的意思是,朱翊钧年纪还小,自幼万千宠爱于一身,官员们这些小心思看得多了,自己当了皇帝,急着整顿吏治,许多方面考虑不够周全,还需要张居正这个老政治家多多帮衬。

张居正躬身道:“谢太后隆恩。”

太后还让冯保给他讲姚崇的故事,朱翊钧不让讲,冯保也就没讲。即使不讲,张居正心中也如明镜一般,对太后的心思了如指掌。

冯保想起正事:“是陛下让我来给张阁老说一声,大明疆域广阔,官员们来自天南海北,丁忧一年,足够让他们返乡安葬父母,走个来回。”

回家奔丧又不是游山玩水,就算走一趟琼州府,一年时间也足够了。

“不过,既然守制时间缩短为一年,那就将原本只发一半的俸禄改成全额发放,诸司衙门再根据情况,赏赐一些银两。”

张居正点头应道:“陛下考虑周详。”

果然不出所料,朱翊钧把丁忧从三年改为一年的想法,一放到朝会上廷议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痛心疾首,这是在挑战孔圣人的权威,大明两百年基业,怎么会教到他的手里。就算丁忧期间俸禄减半变成全额又如何,给了赏赐又如何,那点钱能和对父母的孝道相提并论吗?

朱翊钧对他们如此激烈的反应并不意外,他高坐在龙椅上,对下面诸位大臣义愤填膺的控诉并不愤怒,心平气和的听完了。

“众位爱卿说得在理,大家的孝心让朕感动不已。身为君父怎能剥夺你们为父母尽孝的权利,是朕考虑不周,不近人情。”

“若不愿意,仍按照以往的规矩来,父母离世,守制三年。”

“众卿还有什么意见?”

“???”

朱翊钧目光扫过众人,停顿片刻方才道:“退朝。”

他说完就走,下面的文武大臣都懵了。刚才某些义正辞严,激烈反对的人,甚至在心里咆哮:“不是啊皇上,你再坚持一下,我真的不想回家丁忧,你要不把那个一年也取消了。”

就连次辅吕调阳也有些摸不着头脑,那日在文华殿,小皇帝巴拉巴拉跟他说了一大堆,一副坚决要做“当代宰予”的模样,这怎么大臣稍微激烈的反对一下,皇上就妥协了?

只有张居正,面不改色的站在那里。他很了解他的学生,缩短丁忧时间并非开玩笑,但也不是非得现在做。

先抛出个他们反应最激烈,最不能接受的,在朝堂上争吵一番,皇上放低姿态妥协了,其他几条照常推行。

很快,有官员就主动请辞的官员再回来需重新参加科举考试,以及丁忧起复需要观证和考核这几条上疏反对。

奏章堆了一桌子,朱翊钧也不着急,一本一本看过来,有言辞温和的,跟他讲十年寒窗有多不易,朝廷有明文规定,考中举人就是有功名在身,终身有效,除非被革除功名。

激烈一些的,甚至也同样用请辞来威胁和对抗。

对于前者,朱翊钧让内阁汇总,统一回复,若想要功名就不会辞官,辞官就等于功名也不想要了,任何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今天想走就走,明天想来就来,把朝廷当什么了,心里还有没有君父?

对于后者,想走就走,不拦着。

至于这几项新的政令,皇上在朝会上给了诸位大臣畅所欲言的机会,也亲自询问过是否有意见,大家都没提,那就是没有。

后面再想提,晚了。

张居正手底下有的是得意门生,许多都安排在科道官的位置上,除了对付政敌还能带节奏。

之前丁忧的事情皇上都已经妥协了,各位不要得寸进尺。仔细想想,只要大家管住嘴,别跟以前一样,稍不如意就撂挑子,这条规定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对于那些请辞的奏疏,内阁还没有把同意的批复发下去,就有人反悔了,表示自己太冲动,蒙受皇恩,理应为君分忧。

个别要面子,不愿屈服的,张居正也不强求,想走就走,后面还有一堆改革,就不留着添堵了。

这件事平息下来,没几日,朱翊钧又下发一道诏书,去年,全国各地征收上来的赋税都有所增长。除去必要的开支和来年备用,国库还有一些结余,皇上打算给大家发点福利,涨涨俸禄。

最后还不忘给大臣们画饼,大家好好干,来年国库充盈,俸禄还能涨。

那几位请辞的官员,人还没离开京城就听到了这个消息,悔得肠子都青了,他们也并非真的想辞官,就是摆一摆读书人的姿态,皇上不允就是了,怎么还真让他们走。

想起来了,皇上还没亲政,都是内阁的主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