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75 章 275(2 / 2)

加入书签

萧缜这次御驾亲征,分别从东营、西营选出五万精兵,随军大将有萧延、萧涉、孙典、齐云、乔长安、江天阔,还把十八岁的张超也带上了,至于张文功,他担着御前军统领的差事,与萧守义、齐恒、赵瑾一起留守京城。

粮草已经先一步调运到荆州,到了荆州后,萧缜分一万精锐步兵给谢坚提防陵国,再从谢坚这里调走了两万精锐水师。

八月初五,大军从秭归城出发,沿着长江一路往西攻入梁国蜀地。

早在荆州一带出现粮草调动时,梁国的暗哨就把军情传回去了,当萧缜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京城,梁帝更是确定了萧缜要从东边打过来的战术,因此,梁帝将他这几年辛辛苦苦重新招募训练的十万步军、三万水师都派往了东线,希望能击退卫军。

至于北线重镇广元城,梁帝只派了一万士兵去守,其中有八千是老弱之兵,毕竟广元失守还有剑阁天险,只需在剑阁关安排三千守军,就能抵挡住十万卫国精锐,上次在此铩羽的兴平帝、萧穆就是前车之鉴,料想卫国不敢再走这条路。

.()

萧缜的大军出发时士气十足,可是攻打第一座城池巫山城竟然就用了一个月,还没打下来……

⑷想看笑佳人写的《岁岁平安》第 275 章 275吗?请记住.的域名[()]⑷『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萧延是第一个受不了的,跑去问萧缜:“二哥,我的人才刚跟敌兵交上手,你怎么就鸣金收兵了?”

不急的时候叫皇上,急了就忘了尊称。

萧缜:“朕自有用意。”

萧延:“不是,咱们明明能打赢,为啥要在这里干耗啊,十万大军,一天得费多少粮草?”

萧缜:“放心,该为粮草发愁的是梁国。”

北地推行新政已有两年,国库充盈,各地粮仓都堆得满满,走水路往这边运送也方便,而梁国境内,因为朝廷强行招兵早已民怨载道,百姓家里少了青壮劳作困难,种地的人少了,粮食自然也少了,如果萧缜没有其他速胜的战术,光比粮草也能把梁军耗败。

梁将果然在催下一波粮草了,卫国是用六州之地供养永安帝的十万大军,且多是产粮大州,本国这边地盘看似不小,其实大部分都是崇山峻岭,兵源少粮食也少,最怕两军对峙空耗粮草。

梁将倒也试过主动出击,可对面的卫军堪称虎狼之师,梁兵攻上去就是送死。

就在梁将苦等粮草时,坐守益州的梁帝突然收到六百里加急,说汉中的齐凌带兵三万,来打广元了。

梁帝听了直笑:“区区三万兵马,他连广元城打下来都难,更何况剑门关,八成是想诱朕从东线分兵过去,不用理会。”

广元城,齐凌的三万步兵抵达城外,分了两千去堵剑阁道的北入口盘龙镇,这就安营扎寨了。

军营里只插了齐凌的将旗,可大帐里却坐着鲁恭、萧野、佟贵以及齐凌四人。

齐凌看着舆图,感慨道:“当初娘娘让我派遣暗哨沿着嘉陵江南岸探索,看看有没有能绕到剑门关后面的小道,我的人虽然乔装渔夫找到了小道,可大军如何渡江却是个问题,一旦搬运大量船只过来,梁国哨兵肯定会发现,只靠三五条小船,运一整晚撑死了也就五十人,无济于事。”

“还以为娘娘会放弃这条路,没想到她真想出了渡江的法子。”

萧野笑着挺起胸膛,挺完一偏头,发现佟贵比他挺得还高……

大将军鲁恭只是吩咐道:“休整一晚,明晚出兵。”

次日黄昏,天色一暗,各座营帐里就忙碌起来了,从淮南水师训练好的两千个水兵指点步兵们绑好共一千只羊皮筏子,再由齐凌、佟贵率领渡江的一万士兵连夜来到广元附近的嘉陵江边,每只羊皮筏子坐十人,次第下水出发。

由淮安水兵两两负责划桨,一千只羊皮筏子顺流直下,天微微亮时正好抵达要上岸的红石镇。

上岸后,给羊皮筏子松了气,一万人抬着筏子潜入附近的山林,休整一日后,再于黄昏时出发。

因为有齐凌的暗哨带路,众人只举着一只昏黄灯笼,顺利穿过五十六里山路后就到了剑阁关之南。

剑阁关里只有三千守军。

() 一万人再次休整一个时辰,趁天亮前发起偷袭,轻松夺下剑门关。()

让佟贵带三千人换上梁兵战甲守关,齐凌带着剩下的兵马冲进了剑阁道,杀死两处关城的敌兵后,在盘龙镇跟鲁恭、萧野碰了头。

?笑佳人提醒您《岁岁平安》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广元城里的老弱梁兵得知剑门关失守,开城投降。

.

名将鲁恭率领三万精兵攻破剑门关的战报传到益州,梁帝急了,忙给东线大军下令,让他们分兵五万来守益州。

东线的梁将一撤兵,稳了一个月的萧缜开始全力追击。

梁国没了剑门关这一屏障,士气大减,而萧缜大军士气高涨,敌弱我强,势如破竹。

十月初,梁帝听从臣子劝谏,下旨迁都昆城。

萧缜占领益州,他带着孙典、齐云、乔长安、张超留下来抚民,让鲁恭带着萧延、萧野、萧涉、佟贵、齐凌等将领以及十万大军继续去追。

冬月下旬,萧延、萧野、萧涉各率五千兵马将梁帝的三万残兵逼入了鲁恭大军的埋伏之地。

梁帝身边的将领兀自英勇奋战,被萧涉一枪./刺中胸口。

梁国的小兵们被萧家兄弟的煞气吓破了胆子,纷纷跪地投降。

梁帝见大势已去,挥刀便要自刎。

萧野一箭射来,正中梁帝手腕。

就在梁帝误以为卫国还想留他一命好博个仁君的美名时,惊见一悍将快马而来,远远地就朝他举起了手中大刀!

身首异处之际,梁帝看到一张狰狞凶狠的脸,以及一双溢出泪水的眼。

那一刻,山谷中万籁俱寂。

直到萧延提起梁帝洒血的头颅,仰首朝九天悲号:“祖父,你家老三替你报仇了!”

.

永安四年冬,梁国灭亡。!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