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4 章 军户(1 / 2)

加入书签

秦父和白婉上了庄子,庄子上管事姓庄,庄管事早就让人把床铺铺好了,只等着他们住进来。

“小公子和秦少爷也来了,我下去再让人准备住所。”庄管事认得秦云珂和秦小鱼,他只安排了秦父和白婉的住处,还没有安排秦云珂和秦小鱼的。

秦小鱼五岁了,他已经学会自己一个人睡觉了。

“小鱼,你跟我一起睡吗?”秦云珂问道。

秦小鱼摇摇头:“我五岁啦,要自己一个人睡。”

这孩子活得糙,这五岁的生日还是在回京城的路上过的,他们到了一个郡城,给秦小鱼过了五岁的生日。

庄子上有田地,还有瀑布,秦父还看见有池塘可以钓鱼,周围都是鲜草的芳香,果树栽种在庄子周围。

躺在草坪上就可以晒太阳了。

“这日子就是戏文里的神仙日子了。”秦父夸赞道。这里的风景很和他的口味,他和白婉也不用干活。

有人送了当季新鲜的水果过来,洗得亮亮的,在盘子里装点得漂亮。

白婉拿了一小半苹果,吃起来又脆又甜,满满的都是果汁的清香。

“这里有钓鱼的物件吗?”

庄管事笑道:“屋子里有,都是大人和夫郎到了庄子上偶尔会钓鱼打发时间,这池塘里不仅有鱼,还有虾,要是能钓起来,晚上就能加餐了。”

庄管事差人去把鱼竿这些物件都拿过来,庄管事继续说道:“本来想着是在池塘里种一些荷花,夏日看着也好看,再养十几条锦鲤,也图一个好寓意。”

秦小鱼拿着苹果吃,躺在草坪上打滚,跟一只小猫一样。

在清泉村小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男男大防的规矩,秦云珂还下河抓过小泥鳅和小虾,等到稍稍长大了,河里一般都是男人在河里摸泥鳅抓鱼了。

他也没有钓过鱼,这钓鱼的事只有有钱的老爷才会干这样的事,他们一般就是织网,把网撒下去,等段时间就把网收起来,就能有不少的鱼在渔网里了,这样来的鱼多,但没有钓鱼的快乐。

庄子上有会钓鱼的钓鱼佬,庄管事让他过来教一下他们。

“要是老爷和夫人没有什么其他的要求,我先退下了。有事尽管按屋子里的铃铛,庄子上的人听见了就会过来。”

白婉:“好。”

一家三口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池塘边上,秦父觉得他们仨现在池塘练一练,以后就能去河里钓鱼了。

“这里真不错,山清水秀的。”白婉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秦小鱼从草坪爬起来去看蚂蚁搬家,他是小孩子总有使不完的精力。

“爹娘你们现在知道好了,之前就喊你们过来,偏不过来。现在过来也不晚,辛苦大半生了,现在就好好的享享清福。”秦云珂对这样的日子也满意。有秦青灼这么一个出息的弟弟,他就像是被上天眷顾了一样。

“以前是怕在京城花销大,再说了,我和你爹大半辈子都在伺候庄稼,后半辈

子突然没事做了,心里也慌。()”白婉望着被日光照下来亮晶晶的池塘,她喟叹一声:“哪晓得是这样的日子。?()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秦云珂笑道:“之前我也跟娘一样惶恐了一段日子,然后慢慢的习惯了。已经有钱有房子了,底下还有一个杂货铺子,每个月会赚点钱。”

秦父找了一个草帽戴着,他哼着山歌,显得心情很愉快。

“青灼这孩子有本事,我们也跟着过好日子,以后就没什么苦头吃了。”

白婉同样点点头,以前她还怕婆媳关系的,明南知还是那样一点也没变,再说了,两小夫夫有自己的生活,她和秦父也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分开住心里更舒坦,想念就去串串门,白婉一向把这些事想得很开。

“我鱼竿动了?!”秦父美滋滋的说道,试着把鱼竿收回来,果然有一条小鱼,秦父也不气馁,他觉得他下一次一定能钓上一条大鱼。

秦小鱼把没吃完的苹果放在地上,很快蚂蚁都爬上了苹果,宛如虫潮一样。他看了一会儿就觉得可怕,自己跑了。

晚上庄子上也是做的家常菜,做菜的人都是十里八乡的个中好手,秦父吃了好几碗饭,白婉也不枉多让。

“这茄子炒得真好吃。”

白婉和秦父在庄子上是彻底乐不思蜀。

……

秦青灼在京城也没闲着,昨晚明南知已经答应和他一起去屯里看一看,秦青灼到的时候,他的有几个属下也在这里,还有一个属下拿了一个簸箕挡在身前,众人都是脸上带着伤。

秦青灼:“……”好丢脸。

“南知,就是这里的军户,我私下去查了,是以前户部办事不力,说是他们没有户籍举证,无法证明就没给他们发抚恤金,他们和官府的关系很差,对他们也不信任。”

打仗的日子太乱了,有的军户没有落实在户部的户籍上,所以对他们有所疏忽。

明南知站出来:“我是在回春堂给你们看病的大夫,钱五,王三你们还记得我吗?”

在屯里的人听见明南知的声音,一个大约十六岁的男人从墙体伸出一个脑袋过来。

“是南知大夫!”他惊呼一声。

他又回到墙体中似乎跟着一些人在商量什么,很快有一个接近五十岁的老头喊话道:“你们真的是来送抚恤金的?”

秦青灼连忙接话:“我是新任的户部侍郎秦青灼,按照陛下的旨意来给军户放抚恤金。”

终于给人说话的机会了,秦青灼连忙快速的报了身份。

明南知在后面适当的添了一句:“这是我相公,你们屯里用的水车和耧车都是他做出来的。”

墙体里面的人终于出来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之前喊话的老人大概就是这个屯的乡老了。

“秦大人失礼了,我们这也是迫不得已,我们这个屯男丁少,时不时要受到欺负,所以我们对待外来的人比较有警惕心。南知大夫是一个好大夫,我们去看病,他没有收我们的钱,知道我们家里困难只收了我

() 们的药钱。你是他的相公(),又做出了水车和耧车?()?[()]『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我们心里是愿意相信你们的。”

秦青灼走过来:“我能理解。你们经常遭到别人欺负吗?”

乡老叹了一口气,“这里只剩下孤儿寡母,怎么不受人欺负,轻慢了?”

秦青灼让属下跟着走进屯里。他左右看了这村子里确实没多少人,在村口人影稀稀疏疏的,户部的官吏抬着箱子,那里面装着朝廷给的抚恤金。

“这位先生,能把村子里的军户召集起来,我们把军户的抚恤金发了。”

乡老笑道:“我可担不上先生这个名,秦大人可以叫我方老。这是拿钱的好事,我一定通知到位。”

秦青灼上哪去借了两个木桩子,底下的属下也去借了几个木桩子坐着。他打量着村子,现在还没有吃午饭,家里的小孩扒着门偷偷的看他们。

明南知也看见了几个小孩,他从袖子里拿出几颗糖,这还是秦小鱼喜欢吃,明南知随身放在衣袖里。

他招了招手,一个小男孩就跑过来:“南知大夫!”

明南知把糖给他,这小孩明南知认识,他的奶奶来回春堂看过病。

村子里的小孩见有人拿了明南知的糖,他们蠢蠢欲动,按捺不住也跑了出来,乖乖的站在明南知面前,眼巴巴的看着他的袖子。

明南知温声:“伸手。”

给他们一个人一颗糖。

他们欢呼一声觉得很快乐。

过了半晌,方老把军户都召集过来,秦青灼手上是有户籍的,他看见这人数明显就多了,他低头看户籍开始念名字。

“念到名字的人上前一步。”

人群中有些喧闹声,方老跺了跺自己的拐杖,众人安静下来。

唐朝的关于官员的抚恤金是会给单月的工资然后再补发一个月的工资,到了清朝给的抚恤金就更多了。九品官员会有一百多两的抚恤金。

古代将士出征会有军饷,为了保证他们的家属的生存,军饷可以选择由家属来领取,再者记录在册的军户,若是家中的士兵为国捐躯,妻儿无人照看,由五服之内的亲族来照看,没有亲族可以送到朝廷专设的养济院。

这次朝廷发的抚恤金不仅有银子也有粮食和布匹,领到抚恤金的人眼中浮现出泪光,但眼泪却没有落下来,这是朝廷欠她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