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2 / 2)

加入书签

康熙越说越气,目光凌厉,气到用手拍床榻。

“皇上,你别动怒,大清还需要皇上!”

王秀花给皇上顺气。

康熙这才渐渐平复下来。

“臣妾去看看有没有水,给皇上倒杯水。”

王秀花起身,走出内殿门口,跟守在门口的梁九功等人说皇上睡着了,若是没有大事,就不要进来吵醒皇上,随即又走进去,她轻抚皇上的胸口,让皇上先睡一会,醒来后也许一切就结束了。

“朕睡不着,朕的江山要拱手让人了。”

“皇上,不会的。”

王秀花听到外头似乎又开始嘈杂起来,而皇上躺在床上,双眼望着床顶,她的手抚了抚皇上的眼睛,随即另一只手从怀里拿出匕首。

太子造反,胤禑参与其中,这一局就是死局,胤禑逃脱不得,她怕是也逃脱不得,本以为她可以等到皇上驾崩那一日,只是没想到太子提前耐不住了。

皇上病重后便把乾清宫戒严,她晓得他病重,应是她下的药见效了,那药是使人身体亏空,并非是慢性药,等不了那么久,是药性很强的药,只需一两个月,皇上身体便会出现问题,加上他年纪大了,这一两月还会加速,巧的是皇上也生病了,需要喝药,时机正好,皇上不会察觉她送过来的吃食有问题。

比起她给太后下的是剧毒,她想要太后立即身亡,皇上这边,她还是谨慎许多,不想让皇上察觉到她身上,等皇上查出来是她害的太后,皇上身子也不行了,太子即位,也不会再追查下去。

她身后还有家人,背上弑君的名声,太子想饶过她,怕是那些大臣也不同意,还有胤禑胤禄,

他们的亲额娘杀了阿玛,杀了皇上,弑君之罪,他们往后也会背负上众人批判的目光,对他们不利。()

不过此时,她有点管不了那么多,皇上不会放过太子,应该也不会放过胤禑。

㈡本作者公北提醒您《康熙家的外室不好当》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㈡『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太子这一战必须得成功,只要太子赢了,今夜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改写,都可以将有说成无,什么造反,什么谋逆,只要太子赢了,通通都不存在。

在康熙昏沉间,他感觉到胸口一痛,他睁开眼,不可置信地看着面前的人,“你……你要杀朕?”

“皇上不得不死!皇上死了,太子才能登基,皇上都说了,太子会厚待臣妾的。”

康熙已经忘记要喊人,忘记要抵抗,只是盯着王氏,那一瞬间,他眼里只剩下她,一个想要杀他的人,一个自己倾注所有爱意的人。

他已经感觉不到胸口的疼意,更多的是心痛,好像那匕首扎进他心里了,将他整个人都蚕食,只剩下躯壳。

王秀花第一下朝着他心脏的位置扎去,拔出来想要再刺一刀时,躺着的人才动了,抓住她的手。

王秀花挣脱,成功刺了第二次。

“来人啊,来人啊……”强烈的求生欲袭来,康熙又抓着王氏的手,一用力将她手上的匕首夺走,不惜用自己的手掌心对着锋利的刀刃处,空手夺刀。

梁九功等人进来,见到皇上手心流血,胸膛也流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皇上,娘娘……”

“制住她,给朕制住她!”

王秀花没想到皇上还有那么大的力气,一群人冲进来时,她被压制住,也就不再反抗。

“额娘……”胤禄怔怔地喊她。

王秀花这才红了眼眶,她为了胤禑,算是顾不得胤禄了,胤禑是她第一个孩子,她可以为了他豁出去一切,她也恨皇上,她的一切苦源都来源于他。

无论先前她两次差点被杀,胤禄中毒,胤祄的死,他都没有站在她这边,为她报仇,她只能自己给自己报仇了,她一点都不后悔动手杀他,只是没能真的杀了他。

康熙直接大吐血,吐完后整个人就晕过去了,也没来得及说什么。

梁九功等人只是见到皇上受伤,而殿内只有密妃一人,皇上这伤从哪里来的就不言而喻,众人震惊,这算是内忧外患,太子那边还没解决,密妃这边又出事。

皇上还没下旨对密妃怎么样,他们只能暂且把密妃看管起来,守住密妃,不让密妃再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太子造反,密妃行刺,这一夜注定不平静。

一直到天亮,这场动乱才结束,死亡暂且数不清,只是听说太子等人不仅仅差点占领了紫禁城,甚至连京城城门口那边也已经拿下,城门关闭,不得进出。

要不是隆科多等人及时赶到,怕是太子就真的得逞了,听说太子足足召集了五千人进京,短短时间内,五千人已经是很庞大的数目,这还只是进京的人数,真正跟着太子的人怕是有上万人。

皇上是第二日

() 午时才醒来,太子的人有一些已经投降,太子他们也已经被看守起来,这一切都等着皇上下旨处置。

梁九功一夜没阖眼,皇上醒来时,他正好守在床边,此时他们还在坤宁宫,乾清宫烧了一半,火刚被扑灭。

“皇上……”

康熙醒来时,有片刻的茫然,等彻底清醒后才想起昨夜发生的事情,他低头看自己的胸口,上面已经被纱布包扎好,看不到伤口,不过这纱布正好说明了昨夜王氏刺杀他一事是真的,并非他做梦,他的右手也被纱布包着。

“皇上……”

“太子等人呢?”

“已经被擒住,正等皇上发落。”

“看好密妃,不要让别人动她,也别让十五阿哥跟十六阿哥见她。”

“嗻,奴才遵旨。”

康熙示意梁九功给他穿好衣物。

几个太医过来替皇上把脉看诊,示意皇上喝药,他们又给皇上针灸。折腾一番后已是半个时辰过后。

康熙身子好了一些后才叫人把隆科多等人叫进来。

“昨夜,你们救驾有功,朕日后会嘉赏你们,但隆科多,你身为九门提督,却对京城突然人数增多而毫无觉察,你功过相抵,日后再有此事,朕不会轻饶你。”

隆科多跪下认错认罪。

康熙又细问一遍事情经过,晓得是胤禛召集各大衙门的人迅速进宫,他也赞扬胤禛有勇有谋,此时还不是嘉奖的时候。

显然京城还不大安稳。

太子的人未必就这样死心,死伤的暂且不算,肯定还有一些人藏在暗处,等着太子发号施令。

康熙连续三天肃查太子的党羽,也顺利抓出不少内奸,包括放太子进宫的那些守门护军,三天内,京城上下仿佛都弥漫着血腥味,还有尸体的腐败味。

跟着太子一起造反的官员被挂在城墙上示众,有些是尸体,有些是活生生地挂在上面。

康熙撑着病体肃清太子的党羽,宁可官职空缺,也把人杀了,罪名重的还会抄家,杀其家眷。

一时之间,京城风声鹤唳,谁都怕那铡刀落到他们头上。

三天内,康熙杀了近千人,人杀得差不多后,他才开始奖赏此次救驾有功的人。

至于太子则一直被关押在宗人府。

等人杀得差不多后,京城安定下来,康熙才让人把太子领到殿前。

“阿玛……”

“朕还是你的阿玛吗?你想要弑父的时候,可有想过朕是你阿玛?”

太子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他调兵聚在京畿,甚至在保定太原等地时,没想到会被阿玛察觉,阿玛问询他的时候,他虽然否认了,但他知道阿玛迟早查出来,所以只能先下手为强,他等不了太久了。

阿玛要是察觉到他想要造反,肯定不容他,还不如他自己先造反,一旦成功,他便可以即位。

密妃下手下得太晚,若是阿玛被密妃杀了,他也许不用走到今天这一步,错就错在他的意

图被阿玛提前察觉,有所警醒,逼着他在几天之内逼宫造反。

听到阿玛的话,太子笑了笑,抬眸迎上阿玛的目光,“阿玛,儿L臣一直视阿玛为阿玛,是阿玛不曾将儿L臣视为亲子,儿L臣长大后,儿L臣处处提防儿L臣,让儿L臣处处掣肘,儿L臣是太子啊,儿L臣坐上皇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何阿玛会如此忌惮儿L臣,不惜杀掉索额图,不惜将那些兄弟扶起来,儿L臣虽贵为太子,可是胤褆他们却一样有人拥护,想要夺走儿L臣的太子之位。

儿L臣其实也不想这样,是阿玛一步步将儿L臣逼到绝路,儿L臣若不反击,破釜沉舟,儿L臣只会被所有人踩在脚底下,连胤禟他们都可以轻视儿L臣这个太子,儿L臣这个太子当得实在是窝囊。”

“朕从未想过杀你,也从未想过不让你当太子,是你太过急躁,太急于求成。”

“呵呵呵……”太子轻笑,嘴角划过一抹嘲讽,“阿玛,是儿L臣急了吗?真的是儿L臣急了吗?儿L臣这个太子当了三十二年,整整三十二年啊,你要儿L臣等到什么时候,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L臣还能等到那一天吗?还是阿玛早已存了要废掉儿L臣的心?”

“与其儿L臣等着阿玛废掉儿L臣,不如儿L臣添一把火,让阿玛下定决心。”

“到这个时候了,你还在狡辩,还不知悔改,还撺掇你年幼的弟弟为你做事,你是真的该死!”

“儿L臣该死,胤禑是无辜的,他受儿L臣唆使,他重兄弟情义,无知天真,还请阿玛放过胤禑。”

“你又是如何说服密妃为你做事?”

说到密妃,太子才缄默片刻,他想早日登基是一直以来的期盼,密妃的话让他生出很多危机感,但实际上真正的主因还是他不想再等了,当了三十几年的太子,让他等不及了。

在这个时候,他也不想拖密妃下水了,密妃有没有对阿玛下手,他也不打算告诉阿玛,回道:“密妃她是为了胤禑,为人母,会为自己的孩子做所有不该做的事情,也请阿玛别责罚密妃,密妃妇人之仁,目光短浅,见儿L臣与胤禑交好,便想着为胤禑谋个好前程。”

妇人之仁?康熙在心里暗笑,若是妇人之仁,为何她对他没有这种妇人之仁,而是狠心想要杀他,孩子永远比他重要。

“成王败寇,儿L臣认输了,要杀要罚,儿L臣都无话可说,只是胤禑是真的被儿L臣所蒙骗,儿L臣许他亲王爵位,许他大好前程与荣华富贵,他年幼,不能明辨是非,儿L臣在他年幼时又有意善待他,他敬重儿L臣,才会轻易上当受骗,不过儿L臣只是让他帮儿L臣传信,造访谋逆之事,他并非参与其中,儿L臣也没让他知道,所以恳请阿玛饶过他一回。”

“保成,你让朕很失望。”

“儿L臣知道,儿L臣只是太子当得太久了,生出许多不甘心,儿L臣怕自己还没坐上阿玛的位置就先死了,儿L臣在江浙遇袭时,差点丧命,儿L臣流了不少血,当时儿L臣就想着儿L臣当了三十几年的太子,却

从未体会过当皇上的滋味,那真是太可悲了,阿玛可想过儿L臣处在这个位置有多难受?兄弟虎视眈眈,臣子有异心,对儿L臣阳奉阴违,这些阿玛可有想过吗?是阿玛一手将他们扶持起来跟儿L臣对立的,儿L臣有错,阿玛亦有错。”

“你造反谋逆,想要弑父还成了朕的错?”

太子沉默。

康熙已经不想再见他,他不知悔改,振振有词的样子让他心里生出厌烦,他还没死,他就觊觎皇位,他还有理了?

“带他下去吧,囚在咸安宫,不得踏出宫门半步。”

再过几日,康熙亲自撰写祭文,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削去爵位,贬为庶人,遣官去告祭天地与太庙,将废太子胤礽囚禁于咸安宫,不得踏出宫门一步,其内眷亦如此。”

废太子胤礽与其家眷全部挪去咸安宫。

康熙没有处置胤禑,念在他年幼,对造反一事也事先未知,只是让他闭门思过一个月,往后不得跟胤礽有任何接触。

太子被废,诸位阿哥心思各异。

……

王秀花在咸福宫听到太子被废的消息,还是很诧异,竟然提前了,是因为她的关系造成太子被废吗?这里面是不是有她的一份因果,若她没有跟太子说那些话,太子不会造反,不会被废,还是太子注定被废,没有她,也会有别的事情促使太子被废。

皇上醒来之后,没有立即处置她,只让人送她回咸福宫,那日那些人虽然没见到她伤着皇上,但皇上受伤时只有她一人在场,所以她刺杀皇上一事还是传遍后宫。

不过皇上没处置她,她又跟往常一样住在咸福宫,目前而言,跟往常没什么不一样,吃喝膳食照旧,膳房那边的人也没有轻待她。

佟贵妃等人要过来咸福宫问她是不是真有此事,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让她们以后不再来咸福宫,离她远一些,减少一些往来。

她知道皇上一定会处置她,只是不知道那一天何时到来,她在等。

皇上杀了不少人,太子被废,被囚禁,落得跟大阿哥一样的结局。

而她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她不知道,当她知道皇上只让胤禑闭门思过一个月,说明皇上还是放过胤禑了。

胤禄没有参与其中,自然没什么事。

皇上目前也没有动她的家人,也没有动咸福宫的奴才。

他怕是还在气头上,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置她,是将她凌迟处死还是五马分尸,她很难逃脱一个死字。

到这个时候了,她也就没有太多想法了,反正是死是活向来不把握在她手中,先前顾念太多,显然没有做成一件事。

若她狠下心给皇上下剧毒,像毒死太后一样毒死皇上,太子是不是就能成功登基了。

只是没有那么多如果,终究是她不够狠,瞻前顾后,反而误了事。!

公北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