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1 / 2)

加入书签

以弟弟我就进宫请您来了。”

乾隆白了他一眼,“想看热闹就直说,不用那么多弯弯绕绕。”

什么送寿礼,来消遣他们的还差不多。

天底下的读书人那么多,读了四书五经又考不上进士,让他们回去种地他们也种不成,为了谋出路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历朝历代读书人上书当道都很寻常,读书人没有功名又自认为有奇才异能,大多都会选择向朝廷建言献策或者献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进入仕途。

这法子虽然不太地道,但是如果真的文采出众或者对政事有见地,朝堂之上总会有他们一席之地。

身为读书人,身为走正常途径考不上功名的读书人,谁不想“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呢。

只要前头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后头就会有无数人前赴后继的毛遂自荐。

然而真正关心民间疾苦的有志之士只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卖弄文笔企图献个文章就做官。

乾隆刚登基的时候也曾广开言路让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上书,结果可好,那些献策称得上是千奇百怪,难以想象正统的读书人能写出那些狗屁不通的玩意儿。

就算卖弄文笔,好歹把文笔练好了再出来卖弄,连文章都写不通顺他们想卖弄什么?卖弄他们装满水的脑袋吗?

人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也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子堂谁想来都能来?那不得有点要求才能进啊!

乾隆想起来这事儿就生气,他最开始还满怀希望的想从那些千奇百怪的献策中找出几个“片言可致卿相”的人才,翻了几年之后只想打之前广开言路的自己两巴掌。

粗鄙!一个个的写出来的全都是粗鄙之语!他七岁写出来的东西都比这些强!

科举考试是有用的,考不上功名不光是制度的问题,那些落榜的家伙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知道推卸责任,如此心性就算让他们当官他们能当好吗?

乾隆皇帝用他几年来备受折磨的经验得出了一个结论,随随便便送到跟前的策论不要看,相信科举考试的筛选作用,能过筛的不一定有本事,过不了筛的绝大多数都没本事。

至于那不小心被漏掉的沧海遗珠,没办法,只能委屈对方继续漏着,皇帝也没空天天去民间当伯乐。

因此这几年朝廷依旧广开言路,但是那些送上来的策论乾隆连翻都翻,生怕再看到什么离谱的东西把自己给气到。

东方朔以三千简上书汉武帝得以入仕,几千年来能有几个东方朔,他还是老老实实从科场挑人才吧,直接从民间选实在太糟心。

小果亲王搓搓胳膊,“四哥,详细说说?”

“你想听多详细的?”乾隆似笑非笑,正好三位阿哥都被带了过来,等儿子们一一坐好,皇帝陛下便开始给臭小子们讲故事。

从紫禁城到和亲王府需要时间,路上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吓唬吓唬几个小的。

皇帝开始他的恶趣味,为了恐吓的效果更好还特意压低了声音,“去年皇额娘大寿,有个读书人去官府献文章,美名曰给皇太后祝寿,顺便讨朕的欢心。”

那人没有遮遮掩掩,直接说他对朝廷一片忠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所以将满腹经纶写成文章献给皇上。

涉及到皇家,地方官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层层上报将事情报到御案上,他也因此看到了那读书人“满腹经纶写成的文章”。

评价就是,颠三倒四词不达意,还不如他儿子写的好。

连话都说不明白还去褒贬时政,这自信也是没谁了。

小果亲王瑟瑟举手,“然后呢?官府是怎么处置他的?”

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当地官府派人去查,发现那人读书读傻了,脑子不太正常,所以才干出这般惊世骇俗之事,于是将其杖毙庭中以儆效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