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78 章 大计划(1 / 2)

加入书签

陕西的事情好处理,方案也是现成的,就是两湖方案的删减版,因此不需要海棠多操心,光是下面的属官就把事情办完了。

第一批房子很快建造了起来,因为都知道安置棚民,十几万棚民一起来干活,干得又快又好,短短三个月就有一批人搬进去,加上一些本地没房没地的百姓也混在里面说自己是棚民,海棠让下面睁一只闭一只眼,只要是没房子的都一并安置,如果查出来有人冒充流民或者是棚民来骗房子,一旦查出来,凡是经手的官儿都要一撸到底,这件事没追诉期,就是过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上百年,这代人死了子孙也要追责。

西安的官员立即要求棚民互相做保,一旦有人被查出来,凡是作保的也要收回房子,对出面举报的人也有奖励。

海棠把心腹留下监工,就准备再回一趟四川,听到的消息是四川整修关隘的事儿已经到了尾声,现在已经铺设了水泥,只等着水泥干透呢。

海棠说过要去看看,自然不会食言,就带着扎拉丰阿他们父子再去。

到了四川还见到了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的九阿哥和十阿哥。

十阿哥见了海棠说:“妹妹,我们还特意去了洞庭湖,哥哥去了看到沿湖那场面。嘿,比京城都气派,那里干干净净,路还宽,房子还漂亮,听说山上的大宅子住满了,还听说那边有个茶叶商人手头紧,把宅子抵押给了钱庄,借出的银子比买的时候还多。”

九阿哥就说:“哥哥听说这事儿的时候就觉得去年咱们卖便宜了。不过想想,第一回也不懂,下次……”

“没下次了,”海棠跟两个哥哥和侄儿儿子强调:“卖房子这就是饮鸩止渴,一次都够了,不能再多了。”

九阿哥和十阿哥互相对视了一下,九阿哥说:“妹妹说什么就是什么。对了胖丫头,湖南的官儿跟我们商量,说洞庭湖边那几所学堂建造得实在精致,还大气,想用来办学。”

海棠一听顿时火气上头,“那本来就是学校,他们办什么学?哦,我知道了,他们觉得让那些棚民家的孩子去读书,不配用那么好的地方,就该让那些读圣贤书的人去用,是不是?”

十阿哥点头:“他们是这个意思,不过你放心,九哥替你骂过他们了,而且我们去看了,里面的小孩子在学算数呢。”

九阿哥说:“好多孩子都被先生们问哭了,不过也有聪明的,有个孩子家里是卖菜的,他给他爹娘算账的时间久了,先生问什么他能立即算出来。”

海棠冷哼了一声。

九阿哥就说:“你放心吧胖丫头,他们害怕你,不敢阳奉阴违。”

海棠又冷哼了一声:“他们哪里是怕我,是担心得罪我了,下次再有这发财的好事儿我不带他们。”

九阿哥说:“这不就显得你恩威并施手段高明,是不是啊弘晖弘阳?”

弘晖和弘阳笑着点头。

弘晖看他们也不聊正经事儿,就提议下去看看:“九叔十叔,姑妈,咱们

下去看看吧,如今水泥已经干透了,各处在验收呢。”

从海棠答应整修关隘之后,这里就开始在外围清理,秋季水浅之后,上游有计划阻拦水流,这附近云集了将近十万民夫紧急清淤。一般是晚上放水,白天上游阻水,民夫们白日清淤。在附近清理完了之后开始加宽两岸,两岸大面积铺设石头,随后开始浇筑水泥。

水泥都是在岸边一袋一袋搅拌的,尽管效率低下,但是人够多,因此小半年就整修完毕。

在岸边的台阶上站着,九阿哥说:“我一开始以为所有的水泥都一样,后来才知道原来不一样啊,河水和海水用的不一样,盖房和铺地用的还不一样,真是开了眼界。”

弘晖说:“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就是用对了能用的时间久一些,否则就腐蚀得快一点,寿命短罢了。”

他指向两岸的山顶对大家说:“那两边是预留的炮台,能覆盖整个江面,应对将来的水匪。”

十阿哥想上去看看,九阿哥就不想去:“要不你们去,我不去了,我胖,爬不动了。”

海棠说:“我陪着九哥,十哥,让弘晖弘阳陪你上去吧。”

十阿哥和小兄弟两个一起上去,九阿哥也不看台阶上有没有灰,一屁股坐下,跟海棠说:“胖丫头,坐着等吧。”

冬季的江水流速缓慢,水位也低,然而冬季也是长江上水运旺季,眼前真是千帆竞发,等着排队过关。

九阿哥说:“胖丫头,哥哥预估了一下,就这一个关口能让四川衙门收到四十万两上下的税银,加上打箭炉那边和四川别的地方的税收,一年税收能有百万上下。四川距离京城虽远,可也很富庶啊!”

海棠没说话。

九阿哥性子急:“你也说两句,别让哥哥觉得自己在自言自语。”

海棠说:“只要海晏河清,税收就好,只要天下治理得好,就会欣欣向荣。”

“这不废话吗?”九阿哥说“我和你十哥决定了,明年我们还去一趟西边。”

海棠问:“你们今年就在外边奔波了一年,难道明年不休息一下?”

“死了就能休息,趁着如今年岁还不算大,身体也壮实,不如多跑跑。再过几年年岁大了腿脚不行了,就是想跑也跑不动了。这次我们把孩子带去,也该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罪了。”其实也有想带着孩子闯一闯,继承他们差事的意思。

“九哥别说这不吉利的话。”

“你说得对,这话不吉利,蝼蚁尚且偷生别说人了。其实哥哥还是很恋家的,这会就盼着回家呢。”

海棠就说:“这边验收过就能回去了。您是想走水路还是想走地面?这时候的水上虽然冷了一些,还是很舒服的。要是走地面,要从这里走到西安,这一路跋山涉水很不容易。”

九阿哥就问:“你打算怎么回去?”

海棠回答:“我这会儿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想从西安那边走,看看西安的事情完结得怎么样了。又想从湖广一带走,看看湖广那边后续如何

。总之很纠结。()”

九阿哥说:“你纠结什么?这事儿有什么好纠结的。这样吧,你带着孩子从湖广一带坐船回去,我和你十哥从地面儿上走过去,到了西安再逗留一阵子,替你检查一番,最后再坐火车回京。

好处就是我们和你的想法不一样,你想检查的地方他们必然有应对,只有我们过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说不定就能看到他们露出来的马脚。顺便你也能从湖广那边看看棚民安置,这次回京述职也有的说。②()_[()]②『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海棠有些感动,因为这位胖哥哥完全是为自己考虑。要是依着九阿哥的打算,肯定会选择水路回去,在船上躺着也比在马上颠簸受罪强,为了让自己安心,到最后他选择了最辛苦的一条路。

海棠很感动,但是没说出来。

在四川又逗留了一阵子,半个月后,海棠带着扎拉丰阿父子坐船途径两湖再换火车回京。九阿哥和十阿哥带着弘晖先去西安,再坐火车回京。

两拨人马在重庆分别,海棠的属官们有一部分还在西安,让弘晖带着他们做最后的收尾,再由弘晖带着他们回京。她则是坐船顺流而下,在洞庭湖逗留两天转入湖北,再从湖北回京。

海棠本来想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但是在湖北境内的时候扎拉丰阿病了,高烧不止,海棠赶紧吩咐船队靠岸,带着扎拉丰阿上岸休息。

大夫们轮番诊脉后断定这是受了风寒,四五日后就能起身。

当地一些老大夫把脉之后说扎拉丰阿身体很虚,这一年来连续奔波受累,如今更虚,建议静养。

扎拉丰阿还很自责,觉得误了海棠的行程,就说:“格格,您带着阳儿先回去,奴才病好了之后再追上你们。”

海棠说:“这三五日咱们还是等得起的,放心吧,不会留你一个人在这儿。”一连等了三天,扎拉丰阿不发烧了才离开。

九阿哥和十阿哥先他们两天回到京城。海棠回京的时候北方正在下大雪,雍正打发官员来车站接。车进入车站,月台的棚子下站满了官员,顶风冒雪来扶海棠下车,都言说海棠劳苦功高,这排场不可谓不大。车上很多同行的人挤在车窗口往外看,很多人都在心里羡慕,车厢里议论纷纷,说这是人臣做到了极致了。

随后海棠从车站出来上了车,百官们也纷纷上车,簇拥着海棠的座驾浩浩荡荡地从车站来到了西郊,再陪同海棠进入园子拜见雍正。

雍正特意在正大光明殿见海棠。

海棠进去之后叩拜完毕对雍正缴旨:“……两年辛苦,差事俱已完成,现向皇上缴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