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0 章 沟通(1 / 2)

加入书签

楚听乌并没有让自己一直是“树”。

第二天,她就改变了自己的气味,但说实话,这些小东西笨得可以,因为当她从帐篷里钻出来时,还有些红雨隼熟练地飞过来落到她肩头,但踩着她的肩膀晃了晃脑袋后,才疑惑地转头,和楚听乌大眼瞪小眼。

然后,它们就像是感到了尴尬一样,慌慌张张地飞走了。

楚听乌甚至认为自己能听到小东西们叽叽喳喳:这棵树怎么变成了人!这棵树怎么变成了人?

她以为这就结束了。

第二天,楚听乌买了热狗面包坐在长椅上,一只红雨隼抓着虫子从天而降——

它看了她一眼。

然后,楚听乌吃午饭,它也在她身边吃午饭。

有游客兴奋地路过,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小声和其他游客说:“那只小鸟好可爱啊,还不怕人……等等,这是真鸟还是投影啊?”

楚听乌抬头朝那边笑笑,本来想拍照的游客不太好意思地放下了手。

但当他们转了一圈再回来时,就看到楚听乌左边是鸟,右边是一只在打瞌睡的玳瑁大猫。

专家组赶过来时,看到的也是这个。

大概是因为红雨隼群族连续三天都没飞走,甚至已经有了筑巢的行为,他们推断:

这群小鸟真的决定在这里筑巢繁衍了。

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仍是八月份,天气炎热,湖边温度充足又有水汽,但大约到十月份,雏鸟破壳未久,红雨隼就会随着降温再次启程。

而大部分雏鸟都是死在这种时候。

它们的父母慌慌张张地在空中悲鸣,环绕尸体飞行,最后还是不得不前往越冬地。

专家组就是这么和楚听乌说的。

实际上,楚听乌也并不讨厌他们,双方只是立场不同,没有更深的矛盾,专家提供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先关闭牧场,由政府提供经济补贴,让游客退出牧场,专业人员在牧场内设置投食点,以保障这些鸟类们繁衍期的安全。

想必,如果游客们知道牧场关闭是因为一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突然降临,也是能理解的。

在双方商讨时,祁河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在场,楚听乌甚至觉得对方有些熟悉。

——毕竟,增加一条旅游路线肯定需要向上申报。

他们当然也希望红雨隼能留下,楚听乌反问:“留多久呢?”

在红雨隼的世界里,它们其实已经在“温暖的繁衍地”了,这群笨蛋不长记性,当寒冷了才会慌慌张张继续赶路,不出意外,它们要在园区里待两到三个月左右。楚听乌当然可以把近期经营报表拍到市政府办公人员桌上,和他们拉扯商讨经济损失,把工作交给蓄势待发的律师们……

但她觉得没必要这样。

“我认为可以在湖边建立一座红雨隼博物馆,”楚听乌说,“这些鸟过来了,可以留下照片和影像资料再走,用于

研究与观测它们的器材也可以放在博物馆里。”

成为牧场的一处景点,因为这里真的来过红雨隼。

政府人员悄悄点头。

楚听乌:“但除了固定的闭门日,牧场是不会关闭的,牧场会负责给它们投食,并封住红雨隼的主要活动区域,禁止游客靠近。”

也就是湖边。

楚听乌用一份数据说服了他们——她所提供的观测和轨迹记录比保护组织还要清晰完整,遍布全牧场的电子设备能将虚拟投影投到各处,自然也能记下每一只小鸟的线路,让最严苛的人也挑不出错误来。

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没法强制让楚听乌配合,因为这里是属于她的牧场。

只有几人还略显犹豫,因为——

“但它们就要开始繁衍了,如果是在封闭区之外繁衍呢?”

红雨隼的毛病之一,就是如果周围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可能会太过紧张,自己摔碎鸟蛋。

楚听乌:“不能把它们的巢和蛋放回被封起来的湖边吗?”

有人露出你这人怎么那么外行的表情。

但楚听乌面无表情地看过去,对方慢慢收起了明显外露的情绪,目光有些尴尬。

楚听乌:“我是老板,先听我的。”

她往门外走,突然一顿,转头看向这群不熟悉的“专家教授”,然后说:“对了,大家可以免费住宿在员工宿舍,但酒店房间是需要收费的。”

想也知道他们也不会离开,她心地好,甚至没有收这些人的门票钱。

“但我建议你们住酒店,因为宿舍不太够用。”

有人蹙眉:这么大的牧场,每日人流量也这么大,怎么可能不够用?其实是想把他们赶走吧?

但当真的到了员工宿舍,才有人发现:“你们员工这么少的吗?”

兽医:“不少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