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0 章(2 / 2)

加入书签

“我与王大人一样,也是赞同变法的,不过是在些细枝末节上有些分歧而已。”

“你我二人将自己的见地说给官家听,就看官家如何论断了。”

他是光明磊落。

但王安石却与他不一样:“子由,你当真要与我为敌吗?”

苏辙听出他话中的告诫之意。

苏辙没有接话。

王安石的眼神看向窗外,只见楼下是熙熙攘攘的行人,他看的出神:“还记得当初我被迫辞官回乡,长子王雱曾不止一次问我后不后悔,可不管他问多少次,我的答案都是不后悔。”

“当时我与他说,别说是巨鹿郡公等人容不下我,就算是他有朝一日反对变法,我一样不会手下留情的。”

“子由,我是真不愿与你反目成仇啊!”

苏辙轻轻笑了一声:“王大人这是在威胁我吗?”

“只是我这人向来是软硬不吃,您随便好了。”

“可有些话我得与您说在前头,若您对我的家人下手,即便我拼尽全力,也会与您与玉石俱焚的。”

这话说完,他是转身就走。

王安石脸上的苦笑更深,呢喃道:“苏子由啊苏子由,我倒是想冲你下手,可你比泥鳅还滑溜,我也只能冲着你的家人下手了!”

这话说完,他脸上是半点笑意都没有,冷声喊了随从进来:“从今日开始,派人盯着苏轼。”

随从低声称是。

近来苏轼可谓忙的脚不沾地,如今朝中大事小事都与变法有关,他们这些保守派自不愿掺和其中。

自状元肉一炮而红后,给了苏轼莫大的鼓舞。

如今他闲来无事就往小厨房钻。

至于朝中大事儿?

呵!

有王安石一派把持,谁还能插的进去手?

自苏轼研究出猪肉煎樱/桃、红薯炖鲫鱼等等菜后,今日做的可是酸菜炒汤圆。

北宋就已有吃汤圆的习俗,寓意团团圆圆。

但经杏花楼推广后,汤圆的种类才开始丰富多彩起来,花生馅的、芝麻馅的、红豆馅的、红枣馅的……应有尽有。

苏轼最喜欢吃的就是芝麻馅汤圆。

做有内陷汤圆这等事儿,可不适合苏轼,苏轼便叫厨娘将汤圆包好,自己则开始捣鼓起来。

泡好的酸菜切碎下锅,用猪油炒香,继而将汤圆倒进去。

很快他就察觉到不对劲:“怎么回事?这芝麻馅为何都流出来呢?”

“不对,是不是猪油加的太少了?我记得先前八郎叫小厨房做过一道油炸汤圆,味道好得很!”

他一股脑又加进去三勺猪油。

汤圆很快就被炸的焦黄且鼓鼓的,单看汤圆倒没什么问题,可与酸菜掺在一起,那就有些吓人。

苏轼尝了一口,顿时就皱起眉头来:“味道怎么怪怪的?和我想象中不一样。”

“不管了,端给八郎尝一尝!”

并非他故意端这等吃食给苏辙吃,而是他觉得苏辙能想出那样多的名菜来,定是见多识广,品尝之后点评一二,兴许能将这道菜化腐朽为神奇。

他估摸着苏辙差不多也快回来了,便兴高采烈朝着苏辙书房方向走去。

此时此刻。

苏辙刚从杏花楼回去。

今日他彻底与王安石撕破脸,想必以后他的日子就难了,难免心情有些低落。

他回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元宝道:“我想在书房安安静静看会书,别叫人打扰我。”

“特别是六哥,不准他来!”

“少爷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元宝拍着胸脯保证起来。

旁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其中缘由的。

六少爷最近爱上做菜,闲暇时,一天能做四五道菜,说句不好听的,每道菜喂给狗,狗都嫌弃。

可偏偏每次六少爷还像献宝似的端来给八少爷尝尝,请八少爷点评一二。

连他见到这一幕,都觉得八少爷可怜。

谁知元宝还未来得及走出去,院子里就再次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八郎,你回来啦?”

“你回来的正好,来尝尝我做的酸菜炸汤圆,刚出锅的呢!快趁热吃,若是凉了就不好吃了!”

元宝清晰看见向来沉稳的苏辙眼中有慌乱之色闪过,可惜,他也是爱莫能助,只道:“少爷,这个……这个既然六少爷已经过来了,那我就先下去,免得叨扰你们说话。”

实则他想的是若是被苏轼抓住,要他尝尝这道酸菜炸汤圆,那就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