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6 章 学习会议(2 / 2)

加入书签

题,而历史也证明,这一手段是有利的。()

站在他身旁的吕雉看到他脸上露出奇怪的笑容,就知道他想搞事,遂提醒道,“对于现在的大汉而言,应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泠水七弦提醒您《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你有再多想法,也先憋着。

没有钱搞个屁的事。

刘邦笑道,“哎呀,我只是随便想想,我当然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但很多事,也许不必等到彻儿出生就可以做。

刘彻认真地听着长篇大论的“政治学习”,不过有一些词和句听不懂,他淡定地跳过,思考着那些听得懂的句子。

什么叫“dang的政策和主张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什么叫“人民律师为人民”?

刘彻下意识地抬手按住了一侧太阳穴。

天幕上那个国家,把“人民”这个词,放进了他们的国名、律法、官府机构,竟然也放到了“政治学习”中?

姜海蓝律师,并不是官吏吧?非官吏不止学习要忠于“dang”,还要学习“维护人民利益”?

他再一次深刻体会到,那个国家就是从上到下都在强调“人民”的利益。

可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么看重黔首?

是,他也知道,他的强大帝国的建立,也有这些黔首在添砖加瓦,可黔首毕竟是黔首,给些好处也就罢了,做到……做到天幕上那个国家的那种地步,实在是让他无法理解。

每每总是看得他心惊肉跳。

唐朝位面。

李世民是提出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观点的帝王,他懂得百姓的力量极其伟大,懂得作为君主要依靠百姓,他也勤政爱民。

可他终归是一个皇帝。

皇帝俯身,能见多少百姓?

皇帝俯身,能见多少苍生血泪?

况且,他与他的子民,隔着的并不只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阶级的距离。

李世民望着天幕上一边听课一边记录一边喝茶的律师们,叹了口气。

或许终我一生,都不能接受、理解,但,我做好当下我能做之事,我要比原本那个我做得更好,这点绝不会变!

其他的,就交给后世子孙去应付吧。

反正也不指望大唐能够千秋万世。

武周位面。

武则天叫上官婉儿执笔摘抄,她则颇有兴趣地听天幕上那个男人讲课,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虽然吧,她作为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将百姓当作儿女来爱护,她维护的始终是她自己这个阶级的人的利益,是她自己的利益。

但……他们是她可以“团结”的力量,他们可以为她所用,去对付站在她的对立面,要与她不死不休的那些人。

她这些年杀了多少人,提拔了多少人,她搞武举、殿试、糊名制,不就是为此?

只是做得还不够……

至于将来她

() “团结”的百姓,会不会反咬她一口,武则天冷笑,朕也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明朝位面。

朱元璋是“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典范。

他自黄土中来,但他登上高位后,却失去了对其他黄土中人的同理心。他没有想着让他们过好一点的生活,而是作为人上人,如同曾经那些人上人压榨他一样,去压榨别的黄土中人。

但历史是个轮回,明朝起于农民起义,却也亡于农民起义。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不知道这些,他对天幕上所展现的“好东西”很是向往,但对那个国家远超过往的民本思想生出些恐惧。

只是时间长了,他也意识到担心没用,便有些破罐子破摔——因为谁也管不了天幕播什么,谁也没办法把天幕给遮住。

堵不如疏。

再说兴许往后还能有更炸裂的消息呢?

朱元璋咬着后槽牙想着。

——

“好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邵新安说着,将手中订好的A4纸放在了桌上。

围着会议桌而坐的律师们合本子的合本子,收笔的收笔。

邵新安咳了一声,接着说:“趁今天大家都在,戴霖接了一个涉恶案件,依照涉恶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我们把会开了吧。”

众人:“……”

他们也没什么意思,就是多坐一会儿而已。

蒋琳拿着拍照的相机从门口走了过来,朗声道,“各位律师,一会儿我们还要拍几张照片,麻烦大家换一下座位吧?”

律师们都习惯了,拿着笔、笔记本、一次性杯子,开始交换座位。

蒋琳扭头看邵新安,犹豫了十几秒,“主任,你能换一件外套吗?”

邵新安:“……换不换没关系吧?”

蒋琳说:“最好还是换一下。”

天幕下的人们看着他们的一系列操作,大惑不解:为什么要换座位?

为什么要换衣服?

蒋琳没法回答:“当然是不希望司法局的领导看到两场会议的照片,大家穿着一样的衣服,坐在相同的位置,从而觉得我是在造假。”

这也是造假造出来的经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