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6 章 怀疑对象(1 / 2)

加入书签

说来也奇怪,前一个多月打听过的田姓知青中,没有一个人符和原著里假扮孕妇的那个人。

可进了四月,叶敏接连遇到了两个这样的人,而且这两个人所在大队都离驻地挺近。

其实离驻地近也不稀奇,毕竟在平城发展下线的,十有八九都是为了打听东河县驻军的消息。

而且这时候交通很不方便,东河县面积并不大,但因为有大山的阻隔,从东南到西北哪怕全程坐班车,且倒车时不用等待,也要花至少一天时间。

但倒车不用等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很多地方每天只发一两趟车,一搞不好就要错误,导致耽误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真想从东南到西北,两三天内能到就算不错了。

写信或者打电话可能快一点,但特务干的是卖国的事,他们之间通信往来哪敢这么明目张胆。

所以特务想要发展下线,一般会选择离得近的人。

这也是叶敏一方面觉得那个孕妇可能在其他县市插队,却依然决定在东河县内进行义诊的主要原因。

她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何况在本县找到那人的几率很高。

叶敏找到的符合条件的这两个人一男一女,女的在七三农场插队,名字叫田春兰,男的在沙岭大队插队,名字叫田梦君。

没错,田梦君名字听起来虽然很像女孩子,但他是个货真价实的男人,为了确认他的性别,叶敏特意跟女知青打听过,知道他下乡后一直住在男知青宿舍。

田春兰和田梦君情况非常相似,父母都是资本家,成分很不好,所以下乡后他们都受到了排挤。

但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

可能是因为家庭发生过变故,田春兰非常沉默,下乡后为了改变被排挤的处境,两年不到她就和当地村民结了婚。

但她这种情况,条件稍微好点的人都不会愿意娶她,毕竟这时候结婚都要看成分,讨个资本家成分的媳妇回来,万一出什么问题,搞不好全家都会被牵连。

所以田春兰嫁的男人是七三农场里最穷的,倒不是这人好吃懒做,而是他身体很不好,没法上工。他亲爹也去世了,家里就个老母亲挣工分,日子能好过才怪。

田春兰嫁过去后,夫妻相处倒是还行,但他们结婚四年,到现在一个孩子都没有,她婆婆日渐看她不顺眼起来,成天拿她成分说事。

要是田春兰成分好,农场里其他人看到她婆婆欺负她,可能还会帮着说嘴几句。可她这个成分,谁都怕跟她扯上关系,看到她被欺负也不会吭声。

所以结婚后她的处境不但没有变好,还更差了。

田梦君则是另一种性格,他性格非常乐观,也很擅长人际交往,虽然刚下乡时处境不太好,但现在他已经成为队里的仓管员。

怎么看,叶敏也觉得他不像是因为对祖国怀抱恨意,而投降敌人的特务。

但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表里不一的人叶敏不是没见过,比如何

平,外表看起来温润如玉,可背地里为了摆脱魏春花,教唆家人做出那种事。()

说不定田梦君也是一个表面阳光的人。

?想看流烟萝的《七零之弹幕说我是假千金她亲妈》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此外田梦君个子不高,不到一米七,人也瘦,最多也就一百斤。相貌也好,五官精致,皮肤白皙,换上女装戴上假发,再遮住喉结,没人会认为他是男人。

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里,从沙岭大队回去当晚,叶敏把田梦君的情况没有隐瞒地告诉了孟城,并询问他田春兰查得怎么样。

“田春兰亲生母亲六十年代初去世,没多久她爸再婚,她是在继母手底下长大的,平时关系并不好。六八年她本来有机会留城,但她继母把她的名字报了上去,不得已下乡。六九年她父亲被扣帽子下放,她继母离婚改嫁,她也登报和父亲断绝了关系。七零年她父亲去世,她收到消息却没有任何反应,直到现在,她父亲的骨灰仍在下放的农场里。”

叶敏想起弹幕观众复制的原文,提到田姓知青是说他/她父母大运动期间都死了,孤身一人下乡当的知青。

她复述了一遍原文内容,分析道:“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那人父母是在大运动期间死的,然后他/她才孤身一人下乡,所以田春兰并不完全符合?”

“看字面意思是这样。”

叶敏问:“还有其他可能?”

“王营长儿L子没有特意去打听过前因后果,连那名知青具体叫什么都不清楚,那其他信息和实际情况有差异也很正常。”

“你觉得他给出的信息有误?那我们循着这些信息去找,能找到那个人吗?”

“我没有确定他给出的信息有误,这只是一种可能,”孟城思索着说,“其实我认为他说知青姓田应该是真的,资本家出身、父母双亡也没有问题,但这人和父母关系如何,不好说,是不是因为父母去世而仇恨祖国,也是未知。”

叶敏若有所思:“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们没必要把条件圈太死,只要满足成分是资本家,父母双亡两个条件,就不能轻易排除。”

“嗯。”

“那王春兰这段时间的动向有问题吗?”

从叶敏口中得知王春兰符合条件后,孟城隔天就请假去了趟七三农场,找到场长让他安排人监视王春兰。

至于理由,孟城没有瞎编,直接告诉农场场长说他怀疑王春兰有问题。

能当上场长的人政治敏感度肯定不差,对方非常重视这件事,当天就安排好了人,但这几天王春兰的动向没有任何问题。

孟城说道:“她的行程非常单一,白天听大队的安排上班,晚上在家,许场长安排的人守了三个晚上,没看到她家有人出来。”

“你觉得可能是她吗?”

孟城摇头:“暂时不好说,需要更多证据,许场长那边我让他继续找人盯着,明天晚上我再去沙岭大队一趟。”

沙岭大队就在红旗公社,离驻地不到十里路,过去非常方便,所以孟城不打算请假,准备晚上跑一趟。

() 虽然已经打听到了两个可疑人员(),但叶敏没有因此大意㈢()_[()]㈢『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次日义诊时如常打听大队知情的情况,只是没什么收获。

她没有收获,孟城晚上跑的这一趟收获却不小。

回来后他说:“田梦君父母是大运动后死的,他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大运动后隔三差五被拉去游街,病情加重,在家躺了没多久就去世了。他父亲在妻子死后,一直很自责,再一次批、斗后想不开也自杀了。”

叶敏问道:“这么说,他比田春兰更符合条件?”

孟城点头:“嗯,但他们大队长对他印象非常好,听我说怀疑他是特务,很不相信他是特务。”

叶敏连忙说:“我知道,我在沙岭大队义诊的时候,听人说如果不是他成分不好,说不定他能成为陈家的女婿。”

要知道现在不比以前,上山下乡运动刚开始那会,农村乐意家里孩子找知青的人不少。但随着回城政策的改变,陆续开始有知青为了回城,对当地干部家属许以婚姻换取回城名额,等目的达成,回到城里安顿下来就抛妻弃子。

因此,近几年家里有女儿L的,都会特意耳提面命,让女儿L少跟知青接触,免得被骗。

这种情况下,陈队长想招田梦君当女婿,可见他这人确实厉害。

叶敏问:“陈队长会不会在田梦君面前透露你怀疑他的事?”

孟城并不担心这问题:“不会,陈队长再欣赏田梦君,也不可能为了帮他连累全家人,这事立场问题,他不敢这么做。”

“那就好。”

……

虽然欣赏田梦君,刚从孟城口中得知他可能是特务时,陈队长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但他确实不打算告诉田梦君。孟城找自己帮忙监视对方的事。

毕竟田梦君再会做人,也只是个外来的知青,他再想招人当女婿,也因为顾忌对方的成分选择了放弃。

而且孟城离开后,陈队长冷静下来捋了一遍他们的谈话,越想越觉得田梦君说不定真有问题。

因为他觉得,孟城和田梦君又不认识,而且前者是营级干部,后者只是个成分不好的下乡知青,孟城实在没有针对田梦君的必要。

紧接着他想到,如果田梦君真有问题,对他来说也不算坏事。

虽然他是大队长,走在大队里谁都不敢小看他,可他上面还压着大队书记,大事都得听对方安排,只能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每个大队都有推荐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虽然推荐了不一定能上,但总是个机会。

他小儿L子成绩好,却因为没有名额,高中毕业后只能回来种地,他看了心疼,一直想把儿L子送进工农兵大学。

但连着两年,大队里推荐的都是书记的大孙子。

不,早在他小儿L子毕业前,大队里就推荐过书记大孙子一次,而今年的名额,八成又会落到书记大孙子头上。

要是书记大孙子成器,他也不说什么了,可对方连小学生都赶不上,年年占名额,年年

() 都被刷下来。

陈队长心里怎么能不郁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