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昶离(2 / 2)

加入书签

“寻常修士纳火,无非在巨阙、气海之间,少些厉害的,用在升阳,可神通已将我五脏六腑化了,唯有一【心府】纳火。”

“【心府】可以直接服用离火灵物与灵木,效果极好,亦可以收纳灵器,将之困住…可远不如『谒天门』,以困扰灵器为主,却也是不错的手段了。”

“而在【心府】中的火焰,经过多年养育,便越发亲近,两相调和,更易掌控…更可以采一些相近的火焰,合于一府之中揉炼…”

他面上多了一分苦涩,只道:

“可这…终究是比不上太叔公的【谷风引火】。”

李绛迁这么一提,李曦明只笑,道:

“你可用不着点我,我眼看着就要羡慕你了!”

李绛迁一听这话,已经察觉出什么,怦然心动,口中继续道:

“正是有日光加持,『大离书』以离光见长,《天离日昃经》称作【吞服焰火,折采离光】,【心府】也是可以炼离光的!”

“除去这几道,『大离书』在行走之上也有极大效用,无论是现世穿行,还是太虚行走,都有增益,如果能修行一些太虚行走法,必然能在太虚之中来去自如!”

“其余一些离火常随、吞木焚金的小神妙,不足为道。”

李曦明修行过【大离白熙光】,早就端详起他这神通的心府来了,越看越觉得眼熟,眼下听了他这么一说,霎时间看出些端倪来,叹道:

“难怪【大离白熙光】与《天离日昃经》配作一套,原来是相辅相成…”

李周巍听了这一阵,则遗憾道:

“若使叔公修行《天离日昃经》,今日之神通,必然不下是楼营阁、慕容颜之辈!”

这白金色道袍的男子却没有什么遗憾之色,反而笑道:

“真修行了《天离日昃经》,没有离火灵物,我兴许还登不得神通!”

他转去看李绛迁,悠悠一叹,道:

“你今日也登神通了,家中也大喘口气!”

李周巍则一招手,从太虚中接住一物。

此物浑圆似金丹,有无数金丝环绕,灵火雀跃,交织盘旋,幻彩参差,上下涌现的离光如同一缕缕细密的金纹,分外诱人。

离火灵宝【重火两明仪】!

此物悬置多年,用于辅助李绛迁突破,如今神通功成,终于不用困于此处!

李绛迁扫了这一眼,双眼发亮,可这整个江南都算得上重宝的离火灵宝在李周巍眼中似乎也只是寻常之物,随手一掷,将【重火两明仪】丢进李绛迁怀里,笑道:

“既然成神通了,便取去用!”

李绛迁其实得过李曦明的允诺,当时是感激涕零,声泪俱下,可他更明白自己父亲可不吃这一套,眼下喜不自胜,嘿嘿一笑,毫不客气地收在怀里,赞道:

“父亲明睿,大恩…”

“行了!自家人客气什么。”

李周巍笑了一声,把他的话挡了,正色道:

“【重火两明仪】也好,【大离白熙光】也罢,都需要一离火填充,可你的【南明心火】难得,大材小用…你太叔公早安排好了,到时应有一离火可用。”

李绛迁双眼越发明亮,暗暗欣喜,转去看李曦明,恭敬一礼,摇头道:

“晚辈有这一离火就够用了,太叔公命神通在身,手持诸灵火,配合之下大有质变…况且灵火贵重至此…”

李曦明微微摇头,道:

“你却用不着客气,我虽然有调和诸火的本事,如今取了这三道火焰,不敢再加了!一个明阳修士,不见什么卓绝道行,也没有什么天命神通,在短短的百年修行生涯中调和三道火焰,已经是骇人听闻,继续拿着灵火来者不拒,岂不是摆明着有问题?”

李绛迁这才点头,连连道谢,李周巍并未出言干预,听了这一阵,交给他一枚玉简,指了指手中的【天养瓮】:

“这【天养瓮】配合着【收梁匿玄感召法】,收了你的异象,收在神妙之中,却还没来得及化解,正好是你自己修行的异象,花些时间炼化了。”

他面上多了一分笑容,道:

“紫府突破,足以改变一地之灵脉,这样浩大的意象通通被收入其中,可花了本王海量的法力,纵然有大半损失,倘若炼化得当,一二份离火灵资是必然的。”

这位魏王的金眸微动,扫了一眼他,饶有趣味地道:

“你心心念念的东西,也在里头了!”

李绛迁虽然有所预料,可此刻仍有些难以置信,将灵宝接过来,灵识勾连,那灵宝深处灼灼的『正木』神通照入双眼!

赫然是紫府妖物!

他心中一震,又惊又喜:

“青箓……竟然就这样成了!”

他眼中的意外与激动做不得假,只深深吸了一口气,望了眼父亲,又去看李曦明,并不多说,而是斟酌道:

“晚辈蒙受大恩…不再多言,如若能速速成就神通,必然对南北大有帮助……只是…”

李周巍明白他的意思,道:

“这事情不急,你不过十年突破已经够骇人听闻,岂能一口气把神通炼成了?好在成就神通已经能引导箓气,你受青箓,修为却不急着提。”

李周巍当年就留了青箓敕下的精华不曾动用,李绛迁本在踌躇,这话听得他眼前一亮,颇为满意,连连点头。

李曦明则与李周巍对视一眼,道:

“你既然成了神通,有些法门也该教你…”

他笑了笑,兴趣盎然地道:

“不过…你应有个道号才是”

这一句话还真叫李绛迁沉默思量起来了,他斟酌再三,那双金色招子动了动,笑道:

“太叔公昭明天色,父王如日方升,晚辈修持离火,侍奉左右,唯愿明阳再显,不见落时…”

“日长为昶,不如就号【昶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