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影响(4k)(2 / 2)
刘炽平沉默数秒,提出自己的要求:「俞总,你其实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或者英文名也行,实在不行,你给起个花名,像阿里那样,我听起来会更习惯。」
「你是前辈,我怎麽好直呼其名呢。」俞兴笑道,「英文名更不能喊了,我一喊,你可能就分不清到底是我还是Pony在喊你,花名嘛,不符合我们的习惯,刘总,你说,你说。」
刘炽平已经有些习惯俞总有时会带一嘴Pony,他见称呼正常了,说道:「俞总,你刚才说碳矽集团只要正常就是好消息,我也有同感,我就是希望MusVid同样能够正常运行。」
俞兴反问道:「你觉得MusVid现在的运行不正常?」
刘炽平毫不犹豫的点头确认,这还是他自来到临港首次表现这麽坚决的态度立场。
俞兴把茶杯倒满,示意自己在听。
「我这几天一直在了解和学习Mus的情况,邢宏宇帮了我很多,锺总和吕总也给了很多帮助,Mus作为一款从我们国内到国外的软体,它无疑是成功的,但它其实还能更成功。」刘炽平说道,「我的意思不是我来了,它能更成功,而是不管是谁,如果先前把Mus放开了做,都能推到更大的规模。」
「我知道俞总有在考虑碳矽数据对Mus股份的回购问题,所以融资方面比较迟缓,但这对Mus是不公平的。」
「它应该尽快开启新一轮的融资,碳矽数据的中台已经拥有对它的实质影响力,我们在融资里也能采用超级投票权来保证控制,哪怕未来估值做高,那也不应该是问题。」
刘炽平提出了之前没有人在俞兴面前聊过的问题。
MusVid的发展被人为的拖慢了速度。
「Mus这方面考虑的因素很多,但……」俞兴本想解释解释想法,但他不是那种固执的人,转念考虑十多秒钟后说道,「但你说的也有道理,碳矽中台这个事,投资人倒是不怎麽在乎。」
产品和团队架构的重要性是资方不怎麽在意的,他们要看的就是用户丶规模丶数据和故事。
MusVid可以展现更多资方喜欢的东西。
刘炽平很高兴能看到俞总这样的表态,笑道:「我相信不管IDG还是今日资本,他们都会乐于掏钱的。」
「如果要推动Mus的融资,我还是希望它更多是获取资金之外的资源支持,他们两家在海外这方面都弱了很多。」俞兴公允的评价道,「其实,脸书方面在年初有联系Mus,希望能谈个收购价。」
刘炽平惊讶,这是自己近期到临港之后完全没听到的消息。
他一瞬间感觉是还没融入到临港,但随即又觉得不管锺志凌还是吕海颖都没有必要隐瞒这样的消息,那麽,这种出现收购意图的联系就是更秘密的渠道了。
果不其然,俞兴接下来的话证明了刘炽平的敏锐。
「这是通过吉米的联系,他这位脸书董事还是挺乐意看到脸书收购Mus的。」俞兴说道,「脸书的开价也挺有诚意,愿意在3亿美元的基础上磋商,但被我拒绝了。」
MusVid之前融资的估值只有3000万美元,后来随着产品逻辑的验证和用户规模的提升,它虽然没有继续融资,但估值明显翻了不止一番。
即便这样,脸书的价格都还算大方。
布雷耶资本的吉米对于俞兴拒绝被脸书收购这事还有点恼火,俞兴则是给出「它未来能有十倍百倍的价值」的安抚。
刘炽平没有被脸书的价格所震动,他是见过世面或者说执掌过世面的人,只是评价道:「脸书的收购眼光向来都不错。」
俞兴笑道:「我也觉得,唔,如果Mus推动发展,未来或许可以让它上市,然后直接再用碳矽数据借壳,到时候还省事了。」
刘炽平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简单思考片刻后没有给出想法。
他已经获得俞总的支持,转而便顺势问到另外一个问题:「俞总,碳矽集团真有快速上市的计划?」
俞兴点头道:「嗯,碳矽集团需要资金更扩大发展,新能源电车的市场还有很大,远不止目前这样,未来的下半程是智能驾驶,是和数据联系到一起的,它会成为一个革新的载体。」
刘炽平思虑一会,说道:「碳矽数据倒是能提供这方面的助力,它在数据方面的造诣会越来越深。」
俞兴笑眯眯的说道:「刘总,这是个好提法,现在大家都说『临港双碳矽』,如果两边有更多的业务合作,未来未必不能变成临港的一个碳矽,这是我想过的究极杀招,叫做碳矽融合。」
刘炽平默然,他对新能源行业并不在行,从感性上认为智能驾驶还很遥远,数据价值在新能源上找到载体似乎也有待很大的开拓。
但是,如果真有碳矽融合的那麽一天……
刘炽平开了个玩笑:「俞总,你要这麽说,我得多要点期权了。」
「Mus做好,它的期权按我的想法是也能注入到碳矽的。」俞兴沉吟道,「但现在嘛……咱们一起做做看,看看到底能做到什麽地步,我认为海外市场是很适合你发挥的。」
刘炽平也有同感,不然不会来到这边。
两人在办公室里聊了很久,等到天色黯淡才告一段落。
「一起吃?」
俞兴刚提了晚饭,手机上就收到浙产投的蔡皓宇电话。
他接通了电话:「蔡总,什麽事?」
蔡皓宇的语气有点激动:「俞总,你们的新工厂有向外寻找的计划?」
俞兴沉吟不语。
「俞总,咱们自己人,你上回还说优先考虑家乡,你这不能瞒着我们啊!」蔡皓宇提到之前才聊过的内容。
「这是谁的嘴那麽快吗?我们没有切实的计划,只是今天的会议上稍微讨论了下将来。」俞兴有点无奈,「纯粹内部讨论,不寻求对外的接触。」
蔡皓宇叹道:「俞总,你不寻求对外的接触,但外面想寻求对你的接触啊。」
他认真的说道:「俞总,俞哥,省里的想这两天就到临港考察,希望你这边能够接待。」
俞兴问道:「是谁过来?」
蔡皓宇说了个名字。
俞兴更无奈了:「不至于,我们的情况放在这,还需要稳固产能和优势,新工厂的计划不在近期,领导真过来,我也给不了准话。」
「俞总,碳矽月榜出来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它的影响了。」蔡皓宇郑重其事的说道,「不管谁来对接,都是应该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