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8章 他的评论很中肯啊(1 / 2)

加入书签

第918章 他的评论很中肯啊

闭环了!

潘晟丶杨令德等官员转头看了一眼张四维。

好心计,好手段。

张四维继续说:「西夷有个文艺复兴,搞得轰轰烈烈,非常热闹。

我们大明的文艺不需要复兴,因为自国朝以来,它一直在繁荣昌盛。只不过在皇上的领导下,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振兴大明文艺,给它插上翅膀,让它飞得更高。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大明的文艺工作方向。

搞不清方向,就是假振兴,假繁荣,虚无没用。

那麽大明的文艺工作方向是什麽呢?」

张四维继续发言,话题也开始深入。

潘晟虽然不喜欢张四维这个人,但是今天的会议却让他对张四维刮目相看。

这厮还真是有些水平,能够从皇上的发言和御文里领悟到别人不明白的深意,抢先一步,对症下药。

难怪张相暗示自己,尽可能地参加这个会议。

现在看来,这其中包含的深意,远比自己刚才想到的要复杂得多。

张四维故意停顿了半分钟,目光在台下众人的脸上扫过。

「大明文艺工作方向和目标,圣明的皇帝陛下早就给我们指出。那就是服务百姓群众,丰富百姓群众的精神生活,在百姓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要提高精神生活水平。

那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方略是什麽?

皇帝陛下也早就给我们指出,那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造百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在这方面,黄梅戏就做得很好!」

张四维突然点名表演黄梅戏,让台下众人不由又惊又喜。

很多人也明白为什麽黄梅戏势单力薄,来参加会议也就两个人,却被安排在C位。

人家现在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委表演的楷模!

「黄梅戏如何起源,大家都知道。跟其它剧种一样,源于地方乡里城镇。

但是黄梅戏不忘初心,坚持服务本色,看看它们唱的戏本,有《女驸马》丶《孟丽君》这样抨击旧时代腐朽思想,歌颂新时代新女性,弘扬真正的真善美。

《天仙配》,男耕女织,荣辱与共,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爱情。

还有《扳竹笋》,」

说到这里,张四维居然唱了起来。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麽杆子麽叶?开的什麽花?结的什麽籽?磨的什麽粉?做的什麽粑?」

俞巧莲都听呆了。

她忍不住转头看向董理,轻声问。

「舅舅,我们黄梅戏此前被上面点名批评过两次,好像就有这个精神文明委员会。

怎麽今天又被重点表扬了?

这个精神文明委的张主任,看上去很大的官,怎麽也会唱我们黄梅戏的小调?」

「官场的事,说不清楚,你不知道哪片云彩,什麽时候就刮风下雨,什麽时候艳阳高照。」

「真是奇怪了。《扳竹笋》我在安庆丶合肥丶武昌丶南昌还有南京唱得多,但是进京后就唱的少。

最近只是在西苑梨园里,唱完《女驸马》后,准备唱《孟丽君》时,中间过渡时唱过一出。

这位张主任怎麽知道的?」

董理心里跟明镜似的,嘴里答着话。

「当官的都神通广大,谁知道他是从哪里知道的。」

台上张四维唱完后,笑呵呵地左右看了看,问潘晟和杨令德。

「两位老大人,你们觉得这曲《扳竹笋》如此?不是说我唱得如何,老夫有自知之明,唱得不好。

我问的是这个歌词。」

潘晟呵呵一笑:「生动活泼,很有野趣。」

杨令德淡淡一笑:「生动体现百姓群众生活,难怪大受欢迎。」

「两位说得对。

我给大家背一段对这《扳竹笋》唱词的评价。

『唱词表现出少年的青春活力,它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春风,沁人心脾,亲切感人。

《扳竹笋》好就好在俗!有人性的俗!』」

张四维环视一圈众人,嘴角里挂着少许得意。

「知道这是谁的评论吗?」

众人纷纷摇头。

俞巧莲有些焦急,迫切地想知道这是谁给的评论,说的实在太好了,简直就是对黄梅戏的精辟总结。

张四维又开口,他故意卖着关子。

「『此前儒理旧学,礼教森严,男女大防看得比防倭寇北虏还要严。

这是灭绝人性的迂腐思想!

《天仙配》丶《扳竹笋》,它们好就好在突破了迂腐礼教的约束,充分展现了人性真正的真善美。

这些歌词,来自乡野田头,是百姓们在日晒夜露丶风吹雨打的劳作中,苦中作乐想出来,唱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