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3章 寒夜锦被暖(1 / 2)

加入书签

神京,城东郊外,工部火器工坊。

荒原寥落,秋草枯黄,树梢叶端尚有未化尽的残雪。

一辆装饰明黄宫缎的双马驾车,安静的停在工坊门口,车后跟着四名带刀禁军骑卫。

即便车里只是一名六品内侍,但为天子宣召圣旨,代表着皇家威严,必要的排场半分不减。

等到贾琮和刘士振赶到门口,马车里的乾阳宫值守内侍袁竞,这才脸带微笑下了马车。

贾琮携刘士振赶到工坊门口,上前说道:「原来是袁公公过来传旨,贾琮有失远迎。」

袁竞笑道:「威远伯有礼,咱家传召圣旨,依矩而行,还望海涵,跪迎接旨吧。」

等到贾琮丶刘士振等人依序跪地,袁竞展开手中黄缎圣旨,大声念道:

草原部族,荣羡天恩,入京求和,权衡磋商,共谋互惠,未得恩果。

旷日持久,利弊称量,轻重定筹,合议同心,诸事繁杂,谨益加勉。

翰林院学士贾琮,学养雅厚,恭谨善事,敕封两邦合议掌记,参知合议诸事,钦此。

袁竞抑扬顿挫的读完圣旨,又将黄缎卷轴双手呈给贾琮。

说道:「威远伯直奏之本,圣上已经御览,圣上让我传话,让威远伯相机行事即可。」

一共恭迎圣旨的刘士振,听了圣旨内容,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他知道本次主责残蒙议和事项,分别是内阁大学士王士伦丶兵部尚书顾延魁。

这两人都是圣上重臣,虽都是正二品以上高官,下属掌记官为正五品翰林学士,这排场规格可不低。

且传旨内侍传达圣上口谕,相机行事又是何意?

自己这位年轻上官,正潜心负责后膛枪营造,突然一杆子打到兵部议和之事,多少有些让人诧异。

比起刘士振的一头雾水,贾琮听了袁竞传达嘉昭帝口谕,立刻便已心知肚明。

袁竞传达完圣旨,便坐车返回宫中,贾琮望着远去的黄绫马车,心中思绪翻涌不息。

自己那份直奏,不仅化解了未知阴霾,且直奏中对鄂尔多斯部的揣测,无疑得到皇帝的认同。

圣旨敕封自己为合议掌记,这不过是个虚职,皇帝不是想让自己和蒙古人讨价还价。

而是用这个合议掌事之衔,让自己合理介入两邦合议之事,甚至藉此接近诺颜台吉,查探虚实根底。

嘉昭帝让袁竞传达口谕,相机行事四个字,其中包含了许多含义,也赋与自己更多应变之权。

他对身边的刘士振说道:「刘大人,眼下朝廷和残蒙正在议和拉锯阶段,必定诸事繁杂琐碎。

圣上既命我为议和掌记,我自然要在这上头下功夫,这段时间工坊之事,需刘大人多些操心。

好在五百支后膛枪营造已完成,年关之前的营造事务,虽是锦上添花,但也不能有丝毫松懈。」

刘士振说道:「既是圣上下诏,大人另有国事要务,只管费心操持便是。

工坊之事,下官必定全力以赴,大人尽管放心。」

……

伯爵府,南坡小院。

日落过半,天色刚开始昏暗,佛堂左侧偏房已烛火明亮,桌上摆着四五盘斋菜,一大碗素汤。

这时辰府上各院多半还没开餐,南坡小院晚膳时辰明显早了些。

因修善师太修行半生,作息严谨,每日除礼佛诵经,心无旁骛,日落而息,日出而起。

芷芍和妙玉身为她的弟子,自然清楚师傅的日常习性。

修善师太和妙玉入住东府后,芷芍便交待厨房,按修善师太起居习惯,每日按时送来餐食。

每天晚膳都是日落未半,厨房便提前送到南坡小院。

芷芍自从跟贾琮回了神京,便已还俗入世,饮食也不再茹素。

贾家两府为豪门世族,日常饮食精到细致,珍馐百味,都是寻常之事。

芷芍这两年每日锦衣玉食,但在南坡小院进出用餐,都是和师傅师姐一样茹素。

俗话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但这个道理在芷芍身上,似乎不太讲得通。

她在贾琮身边吃惯山珍海味,但陪师傅师姐吃青菜豆腐,依旧甘之如饴,津津有味,毫无难处。

妙玉见她吃的香甜,还不时往她碗里夹菜。

修善师太上了年纪,日常饮食克制,只吃了半碗米饭,便放下碗筷。

微笑说道:「师傅上了年纪,口味多半不中用,你们还年轻正该多进食。」

等到三人用餐完毕,外头天色已昏黑,落日西沉,天边已见寥落星辰。

厨房婆子过来收拾过碗筷,芷芍妙玉陪着师傅在院门外散步。

站在南坡之上,能看到坡下各处院落,此时都已点亮烛火,似和天上繁星辉映,显得安宁和温馨。

内院二门之外,从内仪门到府门,显得空旷幽暗,那里便是东府的外院。

妙玉发现芷芍的目光,总向一处宽敞的院落眺望,她顺着芷芍的目光望去。

不自禁微微一笑,那处大院落正是贾琮的住处,这个时候他大概快下衙回府了……

两人陪着师傅说了会闲话,等到天色愈发幽蓝,两人便送修善师太回房歇息。

等伺候给师太安寝,两人才回到妙玉房间,芷芍拿了两件换洗衣裳,便准备出门。

说道:「师姐,今天我回院里值夜,你也早些安歇。」

妙玉点了点头,看着芷芍出门离去的背影,心中莫名一阵空落落的。

突然想到芷芍说的值夜,脸上有些发烧,一颗心有些乱跳。

她也是出身大贵之家,自然知道值夜是什麽意思。

大户人家丫鬟给少爷姑娘值夜,半夜需伺候起夜喝水等事。

她们师姐妹同床私语,妙玉多少听过贾府之事,芷芍虽不好意思多讲。

但妙玉却懂了里头意思,师妹给贾琮值夜,却不是寻常丫鬟那般值夜,多半是要……陪床。

她心思只是略过那字眼,便感到浑身发烫,连忙掐灭念头,不敢再去多想。

她只想找些别的事情,岔开不该有的绮念心魔,看到床边衣架之上,挂着两件完成大半的里衣。

其中一件是芷芍做的,另一件是妙玉帮着做了大半。

她看到两件里衣,心神渐渐平静,令人慌乱的杂念,如潮水般褪去,眼神中不见清冷,只有嗔痴柔和。

只是刹那之间,眼前异象丛生,云萝鸳帐暖,檀郎殷勤望,红尘动三千,弱水定底沉。

夜静无声,房中孤寂,芷芍离去时不经意之言,让妙玉怅然若失,恍恍惚惚,突生心魔,惊出一身冷汗。

她捏着胸口垂挂的菩提念珠,口中不住默念: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只是心中默念许久,内心惊悚似乎化去,心神依旧波动不息。

她不由自主站起身,取下那件已做大半的里衣,放在手中轻轻摩挲。

拿出针线在灯下一针针缝制,诵经持咒无法平复的心绪,随着穿针引线之间,竟渐渐变得平静无波。

……

伯爵府,贾琮院。

前几日那场大雪,经过这几日时间,积雪已逐渐化尽,但天气却愈发乾硬寒冷。

龄官和英莲早去了厨房,等到日头落去大半,才和两个厨房婆子,用手扁担挑了两个热水笼屉回来。

龄官和英莲虽都长在江南,但龄官却比常人更怕冷,不仅上下穿了棉衣棉裙,手上还带着手衣。

外头还披着内发烧的披风,风帽把小脸裹得的严实,只露一双水润润大眼睛,明眸善睐,来回转动。

她刚进了堂屋,将手上笼屉放下,连披风都还没解下,就挨到温热熏笼旁取暖,像是再舍不得离开。

正在摆设碗筷的晴雯,看她冻猫子似的模样,笑道:「你既这麽怕冷,就少出院门,多窝在屋里就成。

饭菜让厨房婆子跑腿就成,偏生自己要出门去逛,看冻破了你的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