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觥筹难叙情(2 / 2)
段春江为何通过薛蟠,刻意结识齐国公次孙陈瑞昌,而此人刚好任职五军都督府。
阿勒淌初来神京,便派人接触段家粮铺,这之后为何再无接触。
诺颜台吉曾将这些疑窦,和阿勒淌提高四成互市额度,进行关联推敲,却发现找不出任何关联。
蒙古三大万户部落,虽然同出一脉,但他们在诉求和利益方面,依旧存在相左分歧和偏差。
安达汗想要整合各部力量,就要化解或掩盖彼此分歧,最好办法便是消息屏蔽和筛选。
奥尔多斯部和永谢伦部知道该知道的,自然也会最大限度少生分歧。
这样的御众之法,对于饱读汉书的诺颜台吉,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不管是他还是盖迩泰,如果向阿勒淌询问事情根底,对方必定多番掩饰推脱,问了也是白问。
虽鄂尔多斯部与土蛮部存在潜在分歧,但在蒙古部族的大局之下,诺颜台吉不会将这些告知贾琮。
笑道:「你只说提高四成互市数额,是大周朝廷无法接受的极限。
却不知只有这个互市数额,才能消减蒙古各部秋冬物质匮乏。
大周如能达成此项互市数额,九边之地必定刀兵消弭,两邦皆能安土守边,和睦相处,岂不是美事。」
……
贾琮肃然说道:「我也认同开启互市,两邦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睦邻相处。
只是土蛮部安达汗聚兵二十馀万,雄心勃勃,牧马南向之心,早已昭然若揭。
草原上有这等觊觎外邦之人,朝廷施以防备警戒之策,无可厚非,乃是护国安邦之道。
如果大周真同意提升四成互市额度,可不会是诺颜所说,只是消减蒙古各部物资匮乏。
而是真正的资敌气焰,安达汗不会因此消减半分雄心,所以此事绝无法落地成行。」
诺颜台吉见一向和煦倜傥的贾琮,说到蒙古部族南向野心,语调言辞渐变得严峻冷淡。
心中不由自主生出一丝黯然,想来他是南朝后起之秀,书经举业出身官员,忠贤内外之别,必定森然坚定。
还曾在九边削平外番,乃是天生名将,对外族觊觎之举,必定是严阵以待之心,不会有半分怀柔绥靖之心。
……
贾琮细心关注诺颜台吉神情,说道:「我知道鄂尔多斯部世居河套,那里土地丰饶,水草繁茂。
古书上说秦汉之时,河套近河之地,便可种植粮麦之物,被称为塞上江南,难道也会物资匮乏?」
诺颜台吉说道:「河套能种粮麦之地,那是百千年前传说,世代几经变易,如今早已不留痕迹。
蒙古部族只会逐水草而居,对农耕之法天然抵触,但河套之地水草繁茂,冠于漠北,却是真事。
鄂尔多斯先祖受北元皇帝册封,得以世居河套之地,这近十几年草原部族动荡聚离,形势早已不复当年。
土蛮部实力强悍,居蒙古部族之首,十年前土蛮部丶永谢伦部都率千馀部众入套,河套已非鄂尔多斯独有。
蒙古三大万户部落,相融混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以切割。
一人一部之念,是战是和之想,无法粗陋简单言之……」
诺颜台吉说罢,有些自嘲而笑,说道:「今日邀你共饮,清闲放旷之情。
说这些纷扰国事,实在有碍兴致,还是喝酒闲谈有趣,这些烦心之事,不提也罢。」
说着便往贾琮杯中斟酒,此后两人话题都是闲散话题,重新归于是轻松写意。
等到小酌过几杯,因下午还有和议之事,贾琮也不敢贪杯,用了些菜饭便告辞。
虽今日话题似乎并无所得,但诺颜台吉的话语,还是透露出不少信息。
河套之地如今并不是鄂尔多斯独有,土蛮部丶永谢伦部都已势力入侵。
三大蒙古万户部落,其中纠葛根源,比想像中更加错综复杂。
就像诺颜台吉所说:一人一部之念,是战是和之想,无法粗陋简单言之……
这让贾琮抓到些新的头绪,他不能肯定,这是不是某种试探,诺颜台吉有意而为之?
……
会同馆下午的两邦议和,还是那般争论激烈,看似言之凿凿,依旧连篇废话。
贾琮只是略坐半个时辰,便寻了由头起身离开,坐车返回府邸。
路上回想诺颜台吉的话语,他愈发笃定原先揣测,并看到一丝清晰契机。
等到返回自己院子,晴雯帮她换下官服,他又去了书房。
从案上书匣取出一封书信,用蝇头小楷抄录而成,他仔细浏览一遍,确定无误才离院出府。
他独自穿街过巷,走了二盏茶功夫,去了城东一处幽静小院。
等到轻轻敲开院门,便见艾丽出来开门,穿宝蓝绣花蜀锦胡袍,扎着靛蓝香浸汗巾,更显的亭亭玉立。
轻声笑道:「你这时辰应该还在上衙,怎麽逛到我这里来了。」
贾琮笑道:「有份要紧的书信,需要送去金陵,衙门上正好有空闲,趁便就过来了。」
艾丽笑道:「什麽书信,怎麽要紧,让你急着要送来?」
贾琮说道:「家中亲眷在金陵有几间上等店铺,准备租给鑫春号使用,这事真赶上时候。
想着年前便落地办妥,所以早些将信送去金陵。」
两人一边闲话,等进了院子堂屋,看到摆房里几只箱笼,艾丽的母亲徐氏正在整理东西。
她见到贾琮过来,脸上生出笑容,亲自去端了茶壶茶水,便出了堂屋,让他们独自说话。
贾琮说道:「本想派两个丫鬟过来,徐大娘又是不许,连茶水都要她亲自来端,实在不该这麽操劳。」
艾丽说道:「我娘在北边过惯清简日子,由着她的意思就好。」
贾琮指着堂屋里的箱笼,问道:「怎麽像在收拾行李,这是怎麽回事?」
艾丽说道:「我好些日子没出门,今日你既然得空,陪我去城外走走吧。」
贾琮自然无忧不可,两人去马厩牵了贾琮的黑马,又架了艾丽的鹰奴。
入往常那般一马双骑,一路出了宏德门,在城东郊外飞驰。
贾琮搂着艾丽纤细柔软的腰肢,马鞍上劲风扑面,柔柔的秀发拂在贾琮脸上,带着温暖沁人的甜香。
直到跑到管道旁一处空旷之地,两人才跳下马匹。
艾丽将贾琮的书信装入竹筒,细心绑扎在鹰奴的脚上,然后手腕微抖,鹰奴便展翅飞起。
艾丽仰头发出清越的呼哨声,盘旋空中的鹰奴应和两声鹰啸,用力扇动翅膀,箭一边往南飞去。
贾琮往空中眺望一眼,问道:「你还没说为何收拾行李,怎麽看着要出远门。」
艾丽牵着黑马,走到一处树下绑好缰绳,说道:「我娘到了神京之后,曾托人带了书信去江南。
前几日说等过了新年,便带我返回金陵六合故地,拜祭先人,寻亲访友。」
贾琮听艾丽语气有些沉闷不乐,笑道:「你在北地长大,不是一直想看江南风华,正好趁此便利。
况且,祭祖访亲是家门大事,大娘看着气度不凡,多半是出身大户,你能追根溯源,也是一件好事。
我回去就给金陵鑫春号写信,让人帮你们打点一切,你们到了江南不用多操心,事事都帮你办妥当。」
艾丽抬头看着贾琮,明媚双眸泛着海水之意,皱眉说道:「你怎巴不得送我走似的,我就这麽不喜性。
喂,我可要去很长一段时间,说不得我娘眷恋故土,在那边长住也说不定。」
贾琮有些愕然:「你真要常住?金陵六合地处江南枢纽之地,人物风华不俗,也算个好去处,只是……」
艾丽泫然欲泣,在贾琮肩头捶了两下,说道:「你这人真没心没肺,当初尽说些好话,把我哄到神京。
这会子就不理我,还说什麽金陵六合是好去处,你以后休想我再理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