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0章 非正常企业(2 / 2)

加入书签

何况当年是他从杨队长手里救下了它的蛇命,以此作为回报,不是很应该的麽?

什麽?杨队长也救了陈凡?

可是陈凡已经回报过了啊,想想他为这个集体做了多少事,它大花吃几只老鼠就想跟陈老板比,是不是想得太美了些?

周正东听着大外甥介绍这个家里的动物,有捕猎能手燕隼和海东青丶有能看家放羊的两只狗丶有能卖艺赚钱的两匹马,还有长羊毛的羊丶推磨的熊猫丶跑腿的小猴儿……。

好不容易等陈凡说完,他才摇头叹道,「我以为你办这个动物园,每年的开支肯定不少,没想到竟然还能让动物帮你做事赚钱,看来在剥削剩馀价值方面,我不如你啊!」

陈凡却幽幽叹了口气,「我也不想的,主要是家里有几个大胃王。」

他说着指向熊猫园,「咯,这三个家伙,每只每天都能吃掉十几斤竹子丶十几斤蔬菜,一般人是真养不起。如果不是有卢家湾在后面支持,我早就把它们送动物园去了。」

滚滚扒在栏杆上,扭了扭屁股,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听到陈凡的话,忍不住脑袋往前拱了拱,想要听他们在说什麽。

它听倒是听到了,不过为什麽说的是人话?为什麽不说点熊猫能听得懂的?

陈凡发了一通牢骚,看似将每个动物都贬得一文不值,可那话里话外的炫耀感,连旁边的小金丝猴儿都能听得出来。

他最后说道,「养家难,养这样一大堆没用的动物更难,也就是它们都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否则我肯定要把它们都放出去,让它们自力更生,最多给它们一点启动资金。」

说着咧嘴笑道,「要是有一两家能成功的,我下半辈子就可以躺在家里数钱了。」

周正东若有所思地扔掉菸头,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然说道,「上次你和我聊周家的产业改革,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我记得其中有一条,就是支持有想法丶有实力的员工自己创业。

当时记录的东西太多,后来我一直忙着整理方案丶梳理公司业务线,也没有多想。」

他说着转头看向陈凡,「你对待这些动物,倒是跟这条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凡一听,噗嗤一下笑出声来,「您可别想太多,我就是开开玩笑,这动物哪能真的跟人比?更别说出去创业。」

「不不不。」

周正东满脸认真地看着他,正色说道,「也许你确实是在开玩笑,但是一个人的思想,总会在不经意中左右他的行为,并在细节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的话也不能说错。

将周家的一部分人和业务都放出去,给他们一点启动资源,让他们自由发展,这种做法,也很符合西方国家中很畅行的自由经济主义。

那麽,我可以将许多不重要的业务交给信得过的人,让他们凭着自己的本事自行发展,如果失败了,可以再回来周家的公司做事,可万一要是成功了,岂不是可以成为周家的卫星公司?」

等他说完,陈凡咂咂嘴,想了几秒,说道,「您要这麽干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必须要制定合理的监管和扶持方案,不能放手不管。」

周正东闻言一愣,不解地问道,「为什麽?」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就有了最早的风投,由富有家庭和个人为新创企业提供资本支持,等项目成功后分享股份和股息。

但是那种方法还很原始,要麽是不管不问丶只看结果,要麽是直接参与,将风投变成了经营,最后跟创始人争权夺利。

直到1946年,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成立,才标志着现代风投行业正式起航。

同年乔克·惠特尼创立了惠特尼公司,并首创「风险资本」这一专业术语。

与此同时,劳伦斯·洛克菲勒带领洛克菲勒兄弟公司,推动对技术领域的投资,麦道飞行器公司丶英特尔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等项目的成功,也带动了美国80年代风投行业的异常兴盛丶间接推动美国高新行业的发展。

只不过,要等到80年代中后期以后,风投行业才有了对项目管理的一系列手段,而现代风投业的孵化标准流程,更是要到进入新世纪,网际网路行业度过初生的寒冬丶茁壮成长起来之后,总结了一大堆宝贵的经验,基于对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双重保护,才逐渐完善起来。

所以,周正东现在的这种「丢下种子丶等待收割」的想法,很符合当前风投界的一部分思想。

而另一部分思想,则是「丢下种子丶搞死农夫丶全是我的!」

陈凡既然知道,当然不会看着周正东玩「刀耕火种」,便笑着解释了一番放纵管理的害处丶以及「扶上马丶送一程」的优点,最后说道,「如果您把业务交给他们去打理,让他们成立自己的公司,事实上您就是以实业为资本,向他们进行投资。

事实上您能给的,不仅仅是这些『风险资本』,更包括周家完善的财务丶法务等保障体系,通过这种『后勤式』的不干扰经营的介入,既可以帮助他们更稳丶更快地成长,同时还能即时掌握项目公司的状况,不至于等到项目失败,才遗憾风险资本归零。」

周正东毕竟是老江湖,陈凡这番话也说得透彻,他当即便点头说道,「你这个建议很好,回头我就做一套项目管理方案出来。」

他掏出烟,给陈凡散了一支,自己叼着一支点燃。

过了几秒,周正东转头看着大外甥,好奇地问道,「我忽然觉得,你对卢家湾也是在做风险投资,只不过你投的是创意,风险资本反而是他们出。

如果是在美国的话,现在的情况应该是正好相反,卢家湾的所有产业的经营者丶应该是你,而卢家湾才是提供后勤支持的投资人。

但现在你退出了,不再管卢家湾产业的经营,……」

说到这里,他忽然拍了拍脑袋,「这种情况下,我不知道要怎麽表达哈,就是,如果以后卢家湾的公司出现问题,你会怎麽办?卢家湾公司的未来,也会是和美国的风投项目一样发展吗?」

说完之后,他又咧嘴笑了笑,「我这就是纯属好奇,毕竟国内的这种经济制度,在国外确实没遇到过,而且跟老苏那边也不太一样。」

陈凡撸着猴儿,笑着说道,「您这个问题啊,其实就不是问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根本逻辑错了。

风投也好丶企业经营也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投资人获得资本回报,创业者收获成功,而一切的衡量标准都是钱。

可我们这里不是。」

周正东瞪大眼睛,「不是为了钱?那你们开公司赚钱干什麽?」

陈凡笑道,「当然是为了更美好的集体生活。」

他解释道,「首先您要明白,卢家湾的企业,并不是属于某一个人丶或者某一个集团的,而是全体卢家湾的村民,这是集体企业的基础,但不是全部。

因为除了要对村民负责,还要兼顾到上级,也就是南湖公社的利益,同时还不能忘了国家的利益。

这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逻辑差异点。这种时候,一些企业的经营行为,就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要服务于集体利益。」

他打了个手势,说道,「就比如各家各户养的鸡,我不知道外面的专业农场有更好丶更便宜的鸡吗?但是卢家湾的食品厂不能去买他们的,而是要优先购买村民的,这就是要保证村民的利益,否则这个食品厂就失去了开办的意义。

如何在保证村民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管理丶技术等手段保证公司的利益,那是经营者要考虑的问题,可这个前提不能被破坏,否则这个集体企业存在的土壤就没了。」

想想后世,邮政的网点遍布每一个边远村落,移动的信号塔可以伫立在只有两户人家的边疆,这个就是基于集体利益的考虑,而不是一切以盈利为目的。

只不过这些例子,陈凡现在还没法拿出来说。

而周正东听了解释,也大概明白了一些东西,他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那这样的企业,就不是一家正常的企业呗?」

陈凡当即笑道,「应该说,是不符合美国丶或者资本家心中印象的正常的企业,但是在国内,还是很常见的。」

话是这麽说,可陈凡却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集体企业嘛,从这一年起,就会越来越多,可是坚持基于集体利益而存在的企业还能有多少,那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周正东倒也不纠结,转而好奇地问道,「那卢家湾的那些公司,以后要怎麽发展?总不会你要管一辈子吧?」

陈凡立刻摇头,「那不会。」

随即笑了笑,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嘛,总归是要靠自己。我最多做个狗头军师,在关键的时候指点一下迷津,可最终他们肯不肯做丶做成什麽样子,还得看他们自己。」

说完两手一摊,「归根到底,我也就是个村里的兽医,还能怎麽着嘛?」

周正东嘴角一撇,看看他手里的猴子,点头说道,「嗯,你这个兽医倒是挺正经。」

两人说着聊着,时间很快过去。

到了下午,眼看时间不早了,陈凡才叫上姜甜甜,开船送她回去。

只不过,以快艇的速度,两个小时能跑个来回还绰绰有馀。

可陈凡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

他的理由倒是很充足,在姜家坐了一会儿,喝了两杯茶。

具体什麽情况,估计只有他自己和姜甜甜才清楚。

嗯,姜丽丽也能猜到。

转眼第二天,是新娘回门的日子。

陈凡又颠颠地跑了一趟云湖,给送去不少东西。

借着回门的时间,他也将地委的一些熟人都走了一遍,告知过完年就要去东北祭祖,拜年的事儿,就顾不上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