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6章 毒士(2 / 2)

加入书签

竞争对手全是自己人,手心手背都是肉,肯定是能者上。

「那好,你去战俘营中挑选三万人,分成十个批次送往安南境内。

告诉这些战俘,本侯不会让他们白白卖命。

劫掠来的财富,大家五五分帐。

斩杀一名安南士兵的首级,就赦免一人的罪责。

只要斩杀的敌人足够多,被他们牵连的家眷,全部都可以获得朝廷赦免。

倘若超出了赦免人数,每一个首级可以换取一亩免税田,或者是五两白银。」

李牧当即画饼道。

坦率的说,他开出了的赏赐,并不算高。

同正规军不一样。

这些战俘兵送出去之后,全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问题,不需要他花钱养活。

祸害安南人的同时,也无需担心这些人做大。

在本土造反,都没有成气候,到了异国他乡只会更难。

倘若有人能在安南拉起义军,成为一方草头王,李牧只会更加高兴。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义军的破坏力有多大。

……

成都府。

「朝廷有意召老夫回京,让镇远侯过来主持大局,老夫答应了。

等熬过了这段时间,你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徐文岳略显失落的说道。

努力了这麽久,最后还是要让勋贵系过来善后,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和百官的耐心,都被叛军耗光了。

大家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尽快把叛乱镇压下去。

按照他的计划,一样可以磨死叛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

有现成的军队可用,朝廷明显不可能花大代价,让他在蜀地再练一支精锐出来。

确切的说,皇帝和百官都不认为他能够练出精锐来。

包括清流系的小弟,也不希望一直在战场上耗着。

现在奉召回京,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也没有捅出大篓子。

倘若前线吃了大败仗,他这位清流领袖,可折进去了。

「阁老,蜀地局势离不开您啊!」

路俊良神色激动的说道。

对他来说,徐文岳的离开,无疑是天塌了。

为了镇压叛军,他们可许诺了土司不少利益。

徐文岳担任总督,朝廷那边就算问责,也有这位辅政大臣在前面顶着。

一旦徐文岳离开,他这个巡抚,就成了第一责任人。

倘若镇远侯肯承认之前的许诺,愿意兑现了徐阁老许出去的条件,朝廷那边多半会默认。

万一镇远侯不愿意担责,拒绝兑现他们之前承诺的条件,那就麻烦大了。

人家土司出兵为大虞流了血,战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哪有什麽离不开的!」

「老夫主持平叛,不仅没有把叛军扑灭,反而让叛军越发壮大。

镇远侯用兵如神,仅仅数月的功夫,便为朝廷收复了湖广。

他过来主持平叛大局,蜀地叛军撑不了多久。」

嘴上说的好听,内心深处徐文岳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明面上在他主持平叛期间,朝廷花费了巨额的钱粮;勋贵系主持平叛,钱粮大部分都是自筹。

貌似他占了不小的便宜,可他手中没有嫡系军队啊!

换成勋贵系主持大局时,一大帮勋贵子弟带着私军,加入到了平叛队伍中。

毫不费力,就拉起了十几个镇。

换他在位置上,想要勋贵集团拿出老本支持,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别说扩编新军,想要获得老部队的支持,都是困难重重。

调兵遣将,先给开拔费。

哪怕知道下面的将领能力不济,他也没有办法换人,甚至还要哄着人家干活。

谁能打,谁不能打,需要战争来检验。

李牧为勋贵系带出了一大帮的将领,人家可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麽说。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麽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说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说道。

眼前这些人的小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麽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麽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麽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麽好说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麽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