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8章 保尔,美国人民需要你(2 / 2)

加入书签

三天后,瑟堡港笼罩在破晓前的铅灰色雾霭中。赤浪1号一一那艘被虫蛀般的挪威运木船的外壳伪装包裹的钢铁巨兽一一正悄然升起绘着希腊国旗的梳杆。甲板下,四门152

毫米速射炮的炮管在防水布下泛着寒光,货舱里则堆满了生产勒贝尔步枪所需要的零件。

军工委员弗里德里希将一捆密信塞进保尔的行囊:「德布斯同志在芝加哥组建了『步枪工厂』,这些勒贝尔步枪的零件能让他们在北美生产红色法兰西最好的步枪!」他指向远洋,「记住,一定要让美国工人知道一一他们的武器不该对准西部的同胞,而该碾碎华尔街的金库!」

萝拉·摩尔-拉法格裹着旧羊毛披肩,向着年迈的老父亲卡尔.摩尔挥手告别。

汽笛长鸣中,摩尔伫立码头如礁石。海风卷起他稀疏白发,却卷不走那声穿透浪潮的呼喊:「告诉美国!土地属于播种者,工厂属于劳动者......」

随着蒸汽机的轰鸣,赤浪1号缓缓驶离瑟堡港。保尔站在船尾,望着渐渐远去的法兰西海岸线。萝拉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

「还记得父亲对于资本的评价吗?」萝拉轻声问。

保尔点点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而我们将用血与火洗净它。」萝拉的声音坚定而平静。

船劈开北大西洋的浪涛,向着新大陆的方向驶去。在底舱,保尔的助手们正小心检查着那一箱箱步枪零件一一这些步枪零件并不是要走私进美国,而是会通过合法的渠道进入美国一一根据摩尔和弗里德里希的计划,美国的工人协会将通过向美东联邦的军方贩卖军火来筹集革命经费......

保尔回到舱室,从行囊中取出摩尔的最后指示。笔记本上,那熟悉的笔迹写道:

「记住,你不是去点燃一场战争,而是去结束一场战争。不是去分裂一个国家,而是去统一一个阶级。当美东的白人工人和美西的黄种苦力意识到他们流的是同样的血,资本家精心编织的谎言就会土崩瓦解。」

此时此刻,万里之外的中亚,一辆蒙尘的西洋马车碾过费尔干纳盆地的黄土道。袁世凯掀开车帘,眼前赫然耸立着十五丈高的砖石城墙一一新潼关。

城门洞开处,穿交领右社汉服的粟特商人牵着骆驼,乌兹别克农妇鬓边簪着明式银簪,维吾尔书生背着「奉旨应试「的杏黄旗匆匆赶路。一队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骑马而过,腰间的绣春刀与柯尔特左轮碰撞叮当作响。

「袁大人,潼关督师谭大人请您到衙门一叙!」一个传令兵疾奔而来。

袁世凯的马车缓缓驶入新潼关高大的城门,车轮碾过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发出沉闷的声响。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幌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身着交领右社汉服的商贩们吆喝着叫卖货物,头戴方巾的士子们三三两两地走过,腰间佩剑叮当作响。远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那是书院里的学子们正在诵读《论语》,声音洪亮而整齐,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带回到了大唐,不,应该是大明盛世。

然而,当袁世凯的自光扫过街角时,却看到了不和谐的一幕:几名身看新式军服的土兵正扛着「新长安造」步枪巡逻,一个军官腰间别着的左轮手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些洋枪与周围古色古香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时代已经悄然改变。

马车最终停在了督师衙门前。袁世凯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冠,迈步走进了这座明朝风格的官署。衙门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大明遗风。然而,当袁世凯走进大堂时,却发现墙上挂着的不是传统的山水画,而是一幅精细绘制的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看各国的疆域和铁路线。

大堂正中,潼关督师谭继洵正襟危坐。他身着明朝式样官服,头戴乌纱帽,面容严肃而威严。在他身旁,站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他的儿子谭嗣同。少年一身儒生打扮,眉目清秀,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羁的神采。

「袁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谭继洵起身相迎,声音沉稳有力。

袁世凯拱手行礼:「谭督师客气了。」

谭继洵微微颌首,示意袁世凯入座。侍从奉上香茶,茶香畏畏,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听闻袁大人刚从圣彼得堡归来,」谭继洵缓缓开口,「不知欧罗巴诸国近况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