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8(1 / 2)
真没想到。”
“是啊,今年牙行,旧货行,木作,连夜香行都很是赚钱,今年送到衙门的孝敬只怕都要翻倍。”武书办声音落低,“把丝绸行那一份儿补足了还很有余量。”
“府尊昨儿说今年事儿特别多,杭城那边又要大祭,行刑的事儿大约要推迟。”乔主事垂眼道。
“如今这样的形势,那点事儿,哪有什么用?何必呢,万一惹恼了那位爷,何必呢。”武书办看着乔主事。
“你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乔主事问道。
“当初他们来,我就跟你说过,这是坑咱们呢,那一嗓子真要喊出来,那妮子砍了头了,死无对证,这事儿岂不是就得着落到咱们头上?整个府衙,连府尊在内,谁能逃得了?
“就看现在这形势,您说说,这一嗓子能有什么用?”武书办说的有了几分气性。
“那你说,怎么办?”乔主事沉默片刻,再次问道。
“不能让她喊出声儿。”武书办低低道。
“那就到时候塞她一嘴麻核。”
“塞麻核得有个说法吧,不如让她倒了嗓子,说不出话最好。”武书办建议道。
“嗯,这个办法更稳妥,你去找一趟胡牢头,让他亲自去做,就咱们三人知道就行了,杭城那位咱们惹不起,不要让他知道。”乔主事低低道。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那我现在就去找老胡。”武书办站起来。
第372章 庆典
十里街刚刚全面开工没几天,太常寺卿就带着两百名太常礼乐人到了平江城,李小囡看了两个礼乐人的几下示范,一声不响干脆利落的收拾东西,在礼乐人队伍经过后两天,赶到了杭城接受训练以及彩排。
顾砚在大大小小的祭礼方面久经考验经验丰富,在平江城看着十里街工程和海税司的整顿,直到腊月中才赶到杭城别业。
十一月初就从建乐城结伴起程,赶回昆山县过年的李家和洪家赶到平江城时,满腔期望的李银珠既没见到她大阿姐,也没见到李小囡。
李小囡去杭城了,她大阿姐去扬州看纱线去了。
李银珠只好垂头丧气的先回昆山县。
如果你访问的这个叫御宅屋那么他是假的,真的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请复制网址 ifuwen2025.com 到浏览器打开阅读更多好文
洪老爷在家里歇了一天,就赶去李家集,帮着准备年后李小囡回娘家的事儿。
这事儿由他和李文梁夫妻主理,他们在建乐城住了差不多一年了,和睿亲王府常来常往,论懂规矩,非他们三个莫属了。
至于李文儒,觐见了一回之后,照他爹李老太爷的说法,像被打湿了翎毛的鸡,总算稳重点儿了。
这一趟迎接世子妃回娘家的大事,虽然族老十分推崇李文儒,可李文儒却没敢接茬。
他是连皇上都觐见过了,可他连那上千的人都站哪儿了都没看到!
今年冬至和正旦大祀分别在建乐城和杭城举行,进了腊月之后,从建乐城颁下的旨意一道接一道送进两浙路。
杭城大祀该怎么祭祀,旨意说依照祖宗旧制,关于杭城大祀的旧制倒还真有一份太宗的旨意,旨意挺长,总结下来就是要热闹要好看,要与民同庆。
上一次的杭城大祀已经是六十多年前的事儿了,可那份热闹还在流传。
今年的杭城大祀十一月初就有了旨意,因为十里街赶到两浙路的各路人等自然要看个热闹,专程过来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皇家大祀这样的事儿,能看上一眼,那可太荣光了,毕竟,建乐城的大祀是要把闲人清出去好几里远的。
进入腊月时,十里街进行了第二批招商,放出来五十个地块,这一次放出的地块,要交修河银,要求也增加了几条,一放出来就一抢而空。
平江府的所有牙行或多或少都拿到了十里街的生意,带着铜钿和船北上招力工,往四面八方招木匠、石匠等各种工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