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8(2 / 2)

加入书签

听梅说着就扶着潘玉莲去净手,随后又让杜鹃端了汤来配。

等潘玉莲吃了两块糕点的时候,前往御前送花的贵喜满身喜气的回来了。

“娘娘。”

贵喜笑着躬身上前。

他一只手用劲托着,一只手则虚虚的扶着,将一个匣子捧了过来。

“陛下吩咐了,将这东西给娘娘送过来。”

看着捧在面前的匣子,坐着的潘玉莲倾身向前,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个笑容,随后她想起什么似的,抬起头看看殿内的人。

呼啦——

其他支棱着脖子关注着的宫人,齐齐低下了头。

潘玉莲正了正脸色。

她十分矜持的咳了几声,不紧不慢的接过了匣子。

不过在打开匣子前,满殿的宫人满怀遗憾的被脸皮薄的潘玉莲给‘赶’出了殿……

“娘娘,若不然奴婢也去外头避一避?”

看着笑的促狭的听梅,握着匣子的潘玉莲想了想,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唔……也好。”

“娘娘,奴婢和您说笑的。”

听梅不笑了。

她连忙上前一步,学着潘玉莲私下里的举动,给自己的嘴上贴了‘封条’。

潘玉莲笑着摇摇头,随后就伸手打开了匣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支玉簪。

除过这支玉簪,还有一张信笺。

潘玉莲打开了信,是明崇帝亲笔写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潘玉莲连连笑着感慨了起来——

是谁说皇帝冷的不近人情……他们这位陛下那可太会了。

看潘玉莲这会儿左手握簪,右手捏信直乐的模样,听梅上前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木匣。

“娘娘,今夜里……去含章殿吗?”

潘玉莲笑着摇了摇头。

“不去。”

“现在还不能去。”

潘玉莲将手里的东西放回了听梅捧着的木匣中。

“先收起来。”

“待后日的中秋节,就给我戴上这支玉簪。”

听梅点点头,随后她目光不由得落在了潘玉莲的肚子上。

因着潘玉莲瘦了,因而肚子也越发的明显。

虽然知道这个‘孩子’是假的,但近乎六个月的陪伴,它甚至,甚至都会动了。

若这是真的,那该有多好?

“娘娘,您,您决定就在中秋宫宴那日……”

潘玉莲点点头。

“是啊,该到时候了。”

“那日宫中人来人往的,其他人能在里头浑水摸鱼的,我也方便。”

更何况,中秋节……

“月圆之夜,团圆之时。”

“我们‘一家子’稍稍团圆片刻后告别。”

潘玉莲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

“为了这场告别,我准备了好久。”

“地方我都选都好了。”

“就在承辉亭。”

潘玉莲看着听梅,嘱咐道:“中秋宫宴的晚上,咱们宫里的人不要去‘打扰’我给陛下准备的惊喜。”

“再把这消息给长春宫和琼华宫都漏出去。”

“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