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6(2 / 2)

加入书签

所以人们愚昧。

可现在,凡间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显示,“教化”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哪里的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就像这里,像眼下——

刚刚从车上下来的那个人,装扮齐整,妥帖大方,一言一行间彬彬有礼,正是刚刚回程返家的万措。

听口气,他们无疑是相熟的,那这里大概就是万措的村子了。

难怪卜卦时得知的结果的“有关联”,事情就是这样巧合,或许也是天命所致,让她来此。

莺芝明确了这一认知,却更觉得匪夷所思。

村里都能出一个像万措这样“高级”的知识分子了,其余读过书的人也不会少吧?

哪怕只读到初高中,也都该是受过教育、被培养过要树立正确观念的人。

那为什么,此地思想还如此落后?

一人读书,可化万民。

可纵然以现实条件来说,读书人能够“教化”人的没有万数,那千数、百数……——哪怕只是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家人呢?

他们都是普通凡人,或许不知道真的存在神仙,存在城隍、存在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可——

退一万步,村子里读过书的人那么多,就没有人知道,做这种事是违反了凡间律法的吗?

这是犯罪!

莺芝不想再想。

遥遥的灯火依稀可见,村落已经不远。

……

这会儿已经不算早了,村子里的人家大多数都已经关上了门,只留下一些还没灭的灯光透窗而出,在无尽的夜幕下构出几盏零星的光。

老头几人没有耽搁,带着莺芝一路归家,进了院子。

他们家倒是灯火通明。

两个女人挽着袖子在院子里干活,一个锤洗衣服,一个抱着个巨大的食盆,给猪圈食槽添食。

老头几人一进家,两个女人都是抬头看了一眼,随即继续低下头去,干着自己的活。

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听到动静,从主屋掀了帘子出来,看到院子里的人,当即指着老幺就开始骂。

“真是冤家,一回来就非要找钱,家里哪还有那么多钱?什么媳妇要这么贵、你就跟被狗猪屎糊了心一样非要!不给你还让你大哥来我屋里翻,你要死啊?”

老幺被骂了一路,本来心里就憋着气,又被她这么指着鼻子不由分说骂了一通,脖子一梗,直接回呛。

“这媳妇我也看上了,咋不能要多点钱了?你们只舍得给小哥,不舍得给我是吧?”

老妇眉毛一竖:“郑三家那个还是兄弟仨呢,人家那个总共也才三千,咋的,你比人家郑三家有钱?比人家金贵?”

老幺不甘示弱:“我看上的比郑三家那个好!”

“好什么好,能好到哪儿去?不就一个女人?进了屋门一关灯一拉,还有什么区别?”

“就是好——”

看他们骂起来没完,老头拐杖一杵地面,沉了脸:“够了!”

两人顿时谁也不敢吱声了。

老头拐杖一抬,指向一个方位:“老三,把她锁柴火屋去。”

老三应了一声,背着莺芝往那边走。

老头又朝喂猪的那个女人吩咐:“老大家的,喂完猪给她弄碗白饭。绳子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