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6(2 / 2)

加入书签

八百年前她理所当然享用的那些东西,不说吃的米穿的衣,就连那毫不起眼的一针一线,也凝结了太多她从未细想的文明结晶了。

科技研习都安排妥了,席云划拉了下,见机器都像模像样地备齐了,就开始觉得不意思意思开个厂,混点自动生成改造力的建筑,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她顺手选了个址,在研习序列里添了棉纺厂和织布厂。

说起这些建筑,那也是挺有意思的。

科技树里的各类建筑,区别并不仅仅局限于“名字”。

也就是说,同样的面积,同样的砖瓦结构,哪怕席云不往里搬对应的器械,定义为“棉纺厂”和“织布厂”的建筑,从系统建成的那一刻起,也会有对应的功能。

比如“棉纺厂”能提高10%的棉花处理效率,而“织布厂”则能提高10%的织布效率。

如果将棉纺厂的器械搬到织布厂,将织布厂的搬到棉纺厂,生产活动可以照常进行,但是对应的buff就生效不了了。

感觉是使用系统科技树的一点小福利。

席云觉得,这多少有点鼓励她建对应工厂的意思,毕竟她要是懒得建厂的话,以她现在的生产规模,也不是不能把各种用途的机器全堆在一间房子里。

系统还真是铆足了劲想让她好好搞建设啊。

席云佛系地感叹了下,收回了凝望棉纺厂的视线,跟大伙一起晒棉花。

翌日。

他们把晒好的棉花倒进了轧棉机,之后又是好一通忙活,一部分留作被棉,一部分则纺成了纱,丢进织布厂的机子里,做出了几匹布当被单,给基地众人一人做了一套被子和枕头。

受限于机器和材料,布只是朴素的白棉布,棉布特有的纹理注定它不至于粗糙,但也不至于丝滑,单从手感上讲,远不比用了各种高科技材料的作战服。

两片儿布缝到了一起,只一侧全开,用了废物回收的金属做拉链,来回拉动间多少有些生涩,刺啦刺啦响,被大卫两兄弟玩成了风格迥异的后现代乐器。

这两真是弱智儿童欢乐多,什么玩意都能玩出花样。

八床被子和八个枕头叠成四摞,摆在一起,白得亮晃晃。

安娜难得多讲了点话,说好白,像雪山。

纳亚却指着露出来的金属拉链,说那这算什么?大自然雪山山缝间,忽然冒出来的、开着探照灯的破飞船?

安娜揍了他一顿,所有人都笑了。

当晚,席云将自己那那套棉被和枕头摆上了床。

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自己没安娜那个意境,这像哪门子雪山,明明就是病房里的被单。

有这念头她也不觉得忌讳,所谓母不嫌儿丑,人不嫌自己作品丑嘛。

她乐呵呵地躺到床上,枕着蓬松的枕头,侧脸埋进软和的被子里,踢着脚愉快地蹭了好几下。

一次性制暖片被她故意挪远了些,屋子里的温度略有下降,软乎乎的被子派上了大用场,微冷天轻暖被,体验简直是天堂。

竹床自带的六个小鬼冒出了头,一如既往地在她耳边唱了起来。

唔,说不定不是天堂。

是太平间。

世界第一舒适的太平间?

她脑补着自己房间里的俯视画面:四四方方一间房,白花花的一张床,小鬼携手把曲唱,而她睡在正中间。

贼安详。

她被自己想的地狱冷笑话逗乐,扬着嘴角翻了个身,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一阵闹腾的动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