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2(2 / 2)

加入书签

太子面色紧绷,出了勤政殿,正好碰到从召而来的三皇子。

两人是同胞亲兄弟,往日见面,气氛总是和缓又轻松,但今日,兄弟俩的面色都有些克制和虚伪。

刚打完招呼,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就出来了,请三皇子进去。

太子笑着拍拍弟弟的肩,错身而过时,脸上的笑已经落下,薄唇紧抿。

他做了这么多,利弊都想过很多遍,但万万没想到,竟然将三弟推向了张炳之那一边。

好在,张炳之已经被在押解回京的路上,罪名也被定死,光是赈灾不力,就够他受的,更别说他门下那些贪蠹之徒的口供,触目惊心。

回了东宫,太子得知胡大人来了,又赶忙去见。

胡大人放下茶盏,起身行礼,“太子,已经从兖州急调粮食往北,不过现在四处天寒地冻的,陆路不好走,加上丰源运河水浅,有些路段还结冰了,短时间很难到达。”

太子点头,想到父皇跟三弟的态度,还有霍云霄写回来的信,眸光微沉。

“老师,孤这次是不是做错了?”他叹了口气,“方才在勤政殿,那册子上死去百姓的数量,孤都有些不敢看,或许,我们操之过急了,百姓才是大梁的根基啊,孤是一国储君,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胡志微面色一顿,眼中也露出些愧疚,但还是道:“为了更多的百姓,只

能苦一苦北地的百姓了,好在结果不错,太子,张党犹如大梁的跗骨之蛆,罪行昭昭,北地就是浮在表面的烂疮,若再不剜掉,下猛药狠治,大梁哪还有将来?国库都已经被他们凿空了……”

他面容坚毅,眸光如炬,铿锵道:“此次将张党一伙祛除,犹如剜肉剔骨,不受伤是不可能的,好在情况还能控制,太子也不必过于忧心,不过三五年,多施行些利民之策,百姓便会忘了伤痛,北地便能恢复生机了。”

胡志微看着沉思的太子,心里有些欣慰,太子有谋算有魄力,今日还能忧百姓之忧,是未来真正的明君仁君。

太子的眉头依旧皱着,可事到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连他都阻止不了。

他微微阖眸,涩然道:“罢了,事情既然开始,就没有回头的道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正月已尽,北地尚未复苏,光秃秃的树干,还有堆积起来的污雪黄泥路,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切都仿佛死寂般,看着格外荒凉。

檐下的冰棱滴滴答答地滴着水,经历一冬的冷寒与朔风,挂在廊中的灯纸已经发白发皱,游廊上遮光挡灰的竹帘也像杏叶般发黄,有些甚至连线都断开,沥沥拉拉的挂着。

若是在武安侯府,这个样子,必定是要责罚的。

只是如今在丰源,一整个寒冬还未过去,街面上的人似乎少了一大半,这个地方再繁华,也是元气大伤,如今府里的主子也病歪歪的,这种小事根本就顾不上了。

温竹君抬手,遮住刺眼的阳光,眼前一黑,要不是抓住了门框,差点没站住。

“夫人,您怎么又出来了?”青梨端着药碗,一进仪门就看到温竹君立在门前,急的赶紧跑过去,“您别吹风了,快进去吧。”

温竹君喘了两下,笑道:“我躺了那么久,闷死了,你就让我看看吧。”

她没想到一个小小风寒差点要了她半条命,这让她一度想起小时候被困在春思院的事儿,那时候也跟现在一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青梨连忙叫丫头拿衣裳,“你们两个是死的?夫人不能受寒,还不快去把那件玄狐皮子的大氅拿过来。”

温竹君晒着太阳,觉得人好过多了,连忙摆手,“那东西沉死了,压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