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1 / 2)

加入书签

可见,都是随了陛下。”

景元帝失笑,也不想继续散步了,带着霍翎去浴池沐浴。

***

朝堂中的聪明人不少,但如陆杭这般的老狐狸终究还是少数。

更多的人都没陆杭看得远、想得深。

所以他们一边心惊于霍皇后举重若轻的政治手腕,一边又在暗自感慨:霍皇后的行事风格与陛下颇有相似之处。

拥有雷霆手段,却没有赶尽杀绝,放了江祭酒一马,让江祭酒轻松过了这一关。

不过很快,朝臣对霍翎的印象,就彻底颠覆了。

因为就在几日后的大朝会上,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京兆尹邱鸿振突然出列,上书弹劾何泰。

折子里,何泰桩桩罪行触目惊心。

强抢民女,兼并良田,克扣军饷……

侵吞将士抚恤金,用劣马来替换军中良马,瞒报榷场交易数额……

倒数第二条罪行,是何泰谋害霍世鸣,导致原本可以平安撤出战场的霍世鸣重伤昏迷。

最后一条罪行,则是何泰指使自己的侍卫队长,谋害彼时还是襄安郡君的霍皇后。

景元帝当朝震怒,要求邱鸿振审理何泰一案,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所有人都震惊了。

邱鸿振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和霍皇后的交情,所以大家都知道邱鸿振是霍皇后的人。

霍皇后和何泰之间的恩怨,只要消息稍微灵通一些的人都听说过,但何泰被关进牢房大半年都没什么动静,他们还以为这件事情就算是揭过去了。

结果,原来这大半年没有动静,是因为邱鸿振需要时间去网罗何泰的罪证啊!

但是,在震惊过后,没有人出列为何泰求情。

即使是何家和承恩公,也都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极致的沉默。

一派沉默之中,京兆府依照章程审理了何泰一案,因何泰罪大恶极,判处即刻问斩。

前前后后不过三天,何泰就伏诛了。

在何泰明正典刑的次日,邱鸿振成功摘掉了自己官职前的那个“权”字,彻底坐稳了京兆尹一职。

所有人这才意识到,霍皇后与陛下根本不是同一类人。

她愿意放过江祭酒,是因为江祭酒与她之间,没有深仇大恨。

但是,如果真正得罪了她,即使中间隔了很长的时间,即使两方的地位早已悬殊,她也要取走何泰的命。

没有人敢在明面上置喙此事,私底下却都议论纷纷。

肃亲王府,肃亲王和两个儿子聊起此事:“何家和承恩公应该悔得肠子都青了吧。”

为了一个早已废掉的何泰,惹上霍皇后这样的敌人,实在是得不偿失。

要是何泰被保下来了,那还能勉强安慰一下自己。

结果他们把霍皇后得罪了,人也没能保下来,这可真是……

江府,江祭酒握着自家夫人的手,满脸唏嘘:“还好我进宫里给两位公主道歉了。”

江夫人:“……我记得你当初很反对立后。”

W?a?n?g?阯?F?a?B?u?Y?e?i?????????n???????????????????

江祭酒后背冷汗直流,但转念一想,镇定下来,用手帕来回擦拭额头,嘴里念叨道:“不会的不会的,当时上折子反对立后、削减立后大典的臣子那么多,我算什么,皇后娘娘怎么可能单独注意到我。”

陆府,陆杭也在和自家夫人发表感慨:“从此以后,敢正面与霍皇后起冲突的人,怕是不多了。”

陆夫人疑惑:“这是为

何?”

“因为,她太年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