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1 / 2)
前时机不成熟,如今却可以这么做了呢?
景元帝话锋一转:“是因为燕西多了一支骑兵?”
霍翎眼眸一弯:“陛下果然与臣妾想到了一处去。不错,多了这支骑兵威震燕西以后,朝廷可以在燕西多开办几处州学。”
“届时,就请各部落里适龄的贵族子弟来州学读书,在燕西生活,念上个三五年,再放他们回去。”
景元帝想了想,道:“略显强势。”
要是操作不好,倒显得是扣留了这些贵族子弟,让他们当质子。
霍翎道:“可以做些调整,适当怀柔。不过只要羌戎没有异心,这些贵族子弟来州学进学,就是好事而非坏事。”
景元帝知道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图谋的并非眼下,而是以后。
等以后这些贵族子弟接过部落大权,继承部落以后,羌戎又会是何等光景?
“而且还有一件好处。”霍翎又道。
“燕西乃苦寒之地,想要在那里兴办学堂,朝廷就势必要多派一些朝臣去。世家子弟、勋贵子弟,有更好的晋升途径,他们未必乐意接下这份苦差事。就算真有人乐意去,也只占少数。”
“所以朝廷派去的臣子,大都是些出身不高,没有背景的人。这些人若能忍住年岁,在燕西打磨多年,做出功绩,等他们从燕西归来,必是肱股之臣。”
如今朝中大量的晋升途径都被世家勋贵把持,出身不高的人想要冒头,只能像先前的丁景焕一样,借着整治马政贪污一案,展示自己的才能。
但在马政一案里,冒头的人还是太少了……
这些人去了燕西以后,短时间内肯定都不会被调回来。
等将来安儿长大,这些人也差不多苦熬出来了。到时安儿可以从中挑些有能力的,将他们调回京师,不愁这些人不效忠安儿……
景元帝一下就想得远了。
他垂下眼眸,看了看躺在小床里,不知何时已经睡过去的孩子,这才再次看向霍翎:“等明日陆杭进宫,你随朕去见见他。”
第80章 礼部对于娘娘的吩咐,不敢不……
陆杭收到传召时,还以为景元帝是要询问年底祭天的事情。
他将这几天写好的折子揣进袖子里,打算等景元帝问起时,就将折子呈递上去,请景元帝过目。
结果到了宫里,才刚给帝后行过礼,就听上首传来皇后的声音:
“陛下和本宫召陆尚书进宫,是为了在燕西兴办州学一事。”
陆杭掏折子动作一顿。
在燕西兴州学?
陆杭小心翼翼道:“燕西并非文教昌盛之地,陛下和娘娘怎么会想到在那里办州学?”
霍翎道:“州学开设在燕西,当然要惠及燕西子民,允许有才识的燕西学子进学。”
W?a?n?g?阯?F?a?B?u?Y?e?????ǔ?ω?ē?n?2??????5????????
“但办州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用来教导羌戎贵族子弟。”
“在州学官员的教导下,让他们通晓汉人文化,去其野蛮习性。”
霍翎这神来一笔,着实让陆杭诧异不已。
不过陆杭身为礼部尚书,主掌的就是教化之事。
霍
翎只是点到为止,他就已默默品出了这个主意的好处。
“娘娘所言甚是。”
“我朝愿意在燕西兴办州学,教化羌戎子民,实乃一项仁政,羌戎知道以后,势必会感念我朝的恩德。”
陆杭深谙说话的艺术,完全将兴办州学一事,当做是朝廷在向羌戎施恩。
霍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向陆杭学习一下,这种登峰造极的睁眼说瞎话的能力。
景元帝不由笑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召你过来,不是听你说这些的。”
上位者只负责决策,涉及到具体如何落实,就必须交由手底下的人来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