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4(1 / 2)

加入书签

经走完,接下来该上重头戏了。

果然——

霍翎开口点名:“陈御史的神情颇有些憔悴。”

陈浩言几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他与老妻结发几十年,感情很深。

老妻出身周家主支,周族长是她的亲弟弟,周成弘也是她的亲侄子,就算弟弟和侄子确实该死,得知他们的死讯后,老妻还是狠狠哭了一场。

在得知他受到妻族牵连,写了请罪折子自劾后,老妻伤心之余,又添几分愧疚。

不过陈浩言本人的心境倒还算平和。

除了一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有些失态外,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

官场沉浮起落乃常态,谁叫太后娘娘技高一筹呢。

“君辱臣死,娘娘和陛下在苍州城受了惊吓,乃臣妻侄之过;臣妻弟在苍州城仗着臣的权势嚣张跋扈,横行霸道,致使一村百姓受苦受难,臣同样负有纵容和监察不力之过。”

周成弘可不仅仅是陈浩言的妻侄,还是崔明的妻侄。

这下崔明也坐不住了,起身站到陈浩言身边,与陈浩言一起请罪,听凭太后发落。

霍翎早就想好了对两人的安排。

陈浩言只是受了妻族的牵连,从左都御史迁至右都御史。

与左都御史要坐镇京师不同,右都御史主要负责巡视地方,每年年底才回京述职。

看似陈浩言的官职没有太大变动,但这一手,真正解决掉的是陈浩言“辅政大臣”的名头。

一位写了请罪折子,又常年不在京师的大臣,如何担得起辅政之责?

崔明既受妻族的牵连,又受家族的牵连,从刑部尚书一贬再贬,前往临海又贫瘠的平州任知府。

霍翎问:“这个处罚,你二人可心服?”

陈浩言和崔明都没有反驳,默默接受了霍翎的处置。

唉,妻弟、妻侄、堂弟做出这种事情,他们也实在是没脸为自己辩解什么。

娘娘给的处罚,说轻不轻,说重不重,已经是看在他们多年劳苦功高的份上,保留了他们的体面,没有让他们太过难堪。

其余几位朝臣看着这一幕,心中各有思量。

“既如此,你们都退下吧,哀家也乏了。”

像是想到什么,霍翎含着笑意,对还未来得及起身的文盛安道:“对了,文尚书留一下。”

大步流星走在最前头的工部尚书周济,顿时放缓了离开的步子。

在走出兴泰殿之前,他和身后默契放慢脚步的几人终于听到了太后娘娘的下文——

“文尚书在写给哀家的请安折子里,提到了你家中的那棵柿子树。如今也到了柿子收获的时节,你下回进宫时,记得给哀家和陛下带些来尝尝。”

啧——

周济心满意足,负着双手迈过门槛。

***

马车里,文盛安紧闭双眼,如平日那般喜怒不形于色。

陈浩言和崔明被贬出京一事,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这会儿并不懊恼。

只是,等回到文府,听文夫人说,宋叙带着苍州特产过来给他请安时,文盛安平静淡泊的脸上终于多了一丝波动。

他神情透着冷意,声音夹着压抑的怒火:“他在哪儿?”

文夫人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平日里宋叙过来,文盛安都是一副高兴的模样,今天这是怎么了?

“老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