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 / 2)

加入书签

迎了进去,两人进了堂屋右侧隔出来的一间小书房内,分了宾主落座。

“张世叔身体已然痊愈,小侄这次是特来辞行的。”孟昭对着张先生拱手,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张先生年逾六十,刚刚经历了一场风寒,原本就消瘦的面庞如今更是颧骨突出,人都有些瘦脱了相,更显得满脸严肃、一本正经,好在精神头看着还不错,讲话依旧中气十足。

“你此番既是要回庐州科考,老夫自是希望你能一帆风顺,只是如今你可还有回庐州的盘缠?”

张文山一边掀开碗盖,吹了吹茶碗中漂浮的粗茶叶子,一边问道。

孟昭与张文山之妻孟氏是隔了几房的亲戚,原不甚亲密,也很少有走动。

孟昭先前在京城游学,算着时间准备回祖籍庐州府应考,谁知道在市井中被人摸走了身上的盘缠,左思右想,无奈之下才登上了张文山家的大门。

可是知道,那段时间张文山正好身染风寒,眼看着沈家族学将要开启,自己却还卧病在床,到时候沈家不可能就让族学里成日里放假等着自己痊愈,说不得就得再聘一个先生回来。

那到时候自己这个差事可就说不好了。

京城大,居不易,张文山一家五口人,就靠着沈氏族学一年五十两银子生活着,且有房住,自己的饭食都是族学里包的,五十两银子算不得多,但是也够他们一家五口嚼用了。

孟氏当时一看到孟昭来拜访说明来意后,马上就像找到一个救星一般,将人请了进去,商量着让孟昭代一段时间的课,这才有了后头的事情。

如今张文山病愈,孟昭又要赶赴今年的秋闱,庐州府距离京城千里之遥,路上就要几个月时间,自然不好再耽搁下去。

孟昭今日就是为了盘缠的事情来的,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如今张文山主动提起,倒是给了孟昭台阶下。

“还望世叔帮扶一把,等来年再回京城,必定双倍奉还。”

孟昭说的磊落,可是他话刚一说完,一直站在小书房门口竖起耳朵听的孟氏却是重重咳嗽了一声,然后才敲门进来,给孟昭端了一碗粗茶:“昭哥儿用茶。”

孟昭谢过孟氏后,孟氏笑着退出了书房,只是在关门的时候狠狠瞪了张文山一眼,张文山脸上表情不变,心里却颤了颤——这个母老虎!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页?不?是?í????ù?ω?€?n?②??????????????ō???则?为????寨?站?点

张文山从袖袋里拿出了一个荷包,悄声递给了孟昭,又冲他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出声。

然后才抬高声音道:“老夫如今手头也不宽裕,但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

孟氏在外头听到张文山如此说话,这才放心离开了。

家中两个儿子要读书,大儿子还要相看人家,准备聘礼,这时节哪里有多少多余的银子拿出来接济孟昭。

见孟昭疑惑,张文山捏了捏胡须,缓缓道来:“你可知道如今的侯府沈家祖籍是哪里?也是咱们庐州府的!你既在沈家族学教授了十来日功夫,如今去拜会一下沈侯爷也是应当。”

若非如此,当年自己还不一定能谋到这个教书的差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