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6章 帝宅不可久旷(1 / 2)

加入书签

第268章 帝宅不可久旷

听高力士这麽说,张岱才知道北衙原来发生了这样的人事变故。

之前年初时节他在和王守贞发生冲突时,为了给王毛仲添乱,他曾向杨思勖提议可以趁此向皇帝举荐王君就职北衙,希望以边将功臣制衡王毛仲等人。

不过边将转禁军宿卫的跨度实在不小,唐玄宗对于北衙军事调整向来又是非常小心谨慎,这件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张岱却没想到,事情已经过去了这麽久,居然又有了下文,而且还是以拐带王毛仲之女一事引出来了,也不由得在心内大叹世事之奇妙。

王毛仲的女儿私奔,不只使得王丶葛两家联姻告吹,也暴露出了北衙宿卫体系实在是太马虎松懈了。这一次被带走的是王毛仲的女儿,那下一次又会是什麽?

皇帝对此心生警惕和不满那是理所当然的,而王毛仲主管北衙多年,自然也是难辞其咎的,这一次真可谓是赔了女儿又折兵。

北衙禁军分为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羽林军通常只是负责仪仗拱从和宫门值守,万骑相对而言要更加的精锐,所承担的宿卫任务也更加重要。

听高力士所言,皇帝仅仅只是留用数名边将于羽林军。这动作力度倒也并不大,所触及到的只是禁军皮毛而已,远远没有深入到北衙的核心人事问题。

由此可见皇帝本身的心情也很纠结,一方面对北衙的宿卫能力已经心生怀疑,另一方面则还不想放弃北衙如今的人事结构。

毕竟如今北衙这些主要将领们,那都是作为他的心腹爪牙丶跟随他一起发动政变所锻炼出的嫡系队伍。至于外间的将士哪怕再怎麽忠勇敢战,终究欠缺了这一层渊源,不够可信。

大唐皇帝天命所归丶大唐社稷牢不可摧?不说开元之前的各种军事政变丶时局板荡,就在开元十年唐玄宗驻驾东都洛阳的时候,西京长安仍然发生一场政变。

虽然这场政变如同闹剧一般,持续的时间也很短,但也曾经一度占据了宫城,甚至还立了一个皇帝,可见长安仍然不乏野心家梦想着能够造王夺势!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帝又怎麽可能放心吸纳太多外人进入北衙体系执掌禁军?

须知他当年发动唐隆政变的时候,也不过只是网络了一些禁军中下层将领而已。人对于自己曾经走过且获得巨大成功的路,那自然是印象深刻得很!

所以皇帝只招纳了数名边士进入北衙,未必也就是要下定决心对北衙进行深刻的人事改革,更多的还是要将这几人当作异类,如同鲶鱼效应一般搅动北衙将士们专心宿卫,不要再懈怠于事。

这件事效果大不大且不说,但却无疑释放出来一个信号,那就是圣人对北衙原本的人事体系丶尤其是对王毛仲很不满,如果情况不能有所改观,不排除会有更进一步的举动调整。

随着刘幽求丶锺绍京等唐元功臣或死或贬,如今的葛福顺可谓是唐元功臣第一人,而且其人常年扎根北衙,早在唐隆政变发生之前便已经是万骑将领,要比王毛仲在北衙的影响更加根深蒂固。

只是葛福顺并不像王毛仲出身圣人潜邸那样根正苗红而屈居其下,但也已经是为数不多能够在如今的北衙体系中和王毛仲分庭抗礼之人,所以王毛仲才会选择与其进行联姻。

听高力士的意思,如今的王毛仲与葛福顺此番是联姻不成而有反目之势。

不知葛福顺是记恨王毛仲之女毁坏婚约丶使其蒙羞,还是意识到皇帝已经对王毛仲心生不满,开始主动营结北门人心,甚至对高力士都动上了刺杀恐吓的手段,可见其心情之急切。

「如果北门当真内讧夺势,耿公此求渤海公愿不愿允?」

来到正堂坐定下来,张岱又忍不住开口问道。

北门行事之肆无忌惮,他又有了新的认识,心里自然也是希望他们能够闹得越凶越好。

他们彼此狗咬狗越欢快,自然也就无暇理会外人。而北门内部争斗频频,想来也会让皇帝倍感不爽丶甚至于安全感缺失,那就免不了要从别处找补,自然也就给了其他人以机会。

「他是做梦!」

高力士闻言后便冷哼一声,口中沉声说道:「此徒行事自谓老辣,却比毛仲更加暴恶。他若肯好好与我商讨对话,我也不介意与之稍作联合。但他借前事已经勒取诸多,却还贼胆猖獗丶贪婪无度,勒取不成而行凶恐吓,凭此心机度量,又能成何大事!」

张岱也只是在一些场合见过葛福顺几面,倒是没有什麽深入的了解,但如果当真是他派遣杀手来刺杀恐吓,那此人秉性风格如何也可想而知。只能说,这麽多年来被王毛仲压在身下不是没有道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