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章 0265【陈贵良的新身份:科研陪聊】(1 / 2)

加入书签

第268章 0265【陈贵良的新身份:科研陪聊】

林教授没有坐上自行车后座,但让陈贵良推着自行车跟他一起走。

此时的北大,由于正规车位不够,乱停车的现象非常严重。

时不时就有学生抱怨,说老师们的私家车,把教学楼前空地给占了,搞得学生都没地方停自行车。

其实吧,那里停什麽车都违规。包括自行车。

林教授拎着公文包,边走边问道:「你提那些问题,是看了哪位教授的书?吴教授丶张教授,还是……厉教授?」

陈贵良道:「听过厉教授和张教授一些课,但他们的授课内容,并不是我提问的原因。基建和房地产失控是必然的,中央已经很难调控了,除非一刀切的回到过去。」

林教授说:「你对未来很悲观。」

「我不太懂经济学,但我了解一些人性,」陈贵良说道,「我的初中老师领不到工资,只能靠暑假强制给学生补课过日子。但学生也全都来自农村,有人甚至宁愿辍学都不交补课费。这是分税导致的地方财政困难,县里面根本拿不出钱。现在可以卖地赚钱了,林教授觉得县里的领导会怎麽做?」

林教授说:「大卖特卖。」

陈贵良说道:「当全国的地方政府,绝大部分都靠卖地补充财政的时候。那麽政府丶银行丶地产商丶上下游企业,都会被捆绑到这条高速列车上。」

林教授问道:「你认为会出现房地产泡沫?」

陈贵良摇头:「泡沫只是结果。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各地政府如果都靠卖地让财政充裕,那麽他们肯定会大搞基建。既有政绩,又有官声,还有权力寻租空间。」

「这种情况,中央怎麽调控?以什麽理由去调控?当全国各地都这麽搞的时候,一个县背负的债务,当地财政收入有可能几十年都还不完。全国加起来又该多少债务?」

「当房价被越炒越高,人们发现只涨不跌,慢慢就会演变成恐慌性买房。越涨越买,越买越涨。到时候,不在城里买套房子,农村青年都没资格结婚。」

「对于那些所谓中产阶层来说,他们买一套房花了几百万,就会下意识认为自己是有钱人。即便他们还背负着许多贷款,欠着一屁股债,也会觉得自己有钱人。有钱人就要高消费,提前消费的时代也会来临。尤其是下一代年轻人,他们很难存钱……」

「房地产的这种发展模式,影响的不仅是经济,而是社会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的思想风气都会转变……」

「当中国经济发展到瓶颈期,出头的机会越来越少,阶层越来越固化的时候,会出现什麽情况?大部分的年轻人,怎麽努力奋斗都一个样。他们反正也买不起房。」

「到时候就是结婚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人口负增长来临,老龄化加速……整个中国的人口结构失衡,带来一系列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林教授认真听陈贵良讲完,语气郑重道:「你从社会影响谈房地产,这个角度非常新颖,让我也很受启发。但你的这些预测,都非常悲观和极端。」

陈贵良说道:「房价越极端,就会逼着整个社会走向极端。普通老百姓根本没的选,他们只知道房价越来越高,不赶紧买房还会继续涨。当全民都关注房价的时候,丈母娘挑女婿,首先就是看有没有房。」

「还有就是教育成本的提升,现在已经初见端倪。以后养一个孩子,要报各种培训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小学还没毕业,教育经费就得扔进去十多万。」

「而且随着网际网路发展,娱乐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果人人都能上网,网费还很廉价的时候,年轻人会变得更孤僻闭塞,甚至男欢女爱都觉得没意思了。」

「再跟买房难丶结婚难丶养孩难相结合,以后的青年们,晚婚甚至不婚的肯定越来越多,他们宁愿沉浸在网际网路的虚拟世界。人口负增长是必然的,老龄化提前来临也是必然的。」

林教授仔细思考这些言论,他愈发觉得陈贵良的想法很有趣。

因为他平时接触和对线的,除了领导和企业家之外,大多都是经济领域的知名学者。

那些学者反对过度依赖基建和房地产,完全是出于经济角度考虑。比如会导致资本回报率递减丶挤压消费丶浪费资源丶债务问题丶引起腐败等等……

结果陈贵良说的全是社会问题。

但社会有了问题,必然诱发经济问题!

林教授打算以后多跟社会学家们交流,这也是研究经济的一个方向。

林教授说道:「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停不下来了。谁说话都不管用,只能尽量调控踩刹车。等到中国产业规模足够大,质变引起量变,由国家引导进行产业升级。到那个时候,才能减轻对房地产的依赖。」

前面就是地下停车场的入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