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1 / 2)
第279章 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建宁府城。
与福建其他地区烽火连天的紧张局势相比,建宁府城及周边区域,在光复军有效控制下,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秩序与活力。
街道上行人往来,商铺营业,田间地头农民正在为晚稻的收获做准备。
这种相对的平静,并非源于战火未曾波及,而是秦远一个多月来强力推行新政丶恢复生产的结果。
秦远深知,战争拼的是后勤,是综合实力。
光有强大的军队不足以争天下,必须有稳固的后方和可持续的财源。
他今日巡视新建的被服厂,正是为了检验军工生产的初步成果。
光复军第一被服厂设在城内一座徵用的大宅院内,机杼声不绝于耳。
近五千名女工大多是随军家属,也有少数本地招募的贫苦女子。
这些女工正在紧张地缝制军服丶绑腿丶背包等军需品。
秦远看着她们熟练的操作,微微点头。
他也在《光复新报》上发过招收当地女工的消息,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来应徵。
在这个年代,要想让女人走出家门,进入类似于工厂这种形式的组织太难了。
除非是像江南丝造局那种专司宫廷御用与官用纺织品生产的官方机构。
秦远听闻,织造局光是织机就有两千多张,匠户人数再加上管理人员几近万人。
这毫无疑问就是官方的「工厂」。
只不过这些织造局的匠人工户,要麽是从小培养,要麽就是终身从业,并且子孙世袭,身上都有着官籍。
只是可惜,太平军进入南京之后,并没有重视这些人。
作为原先太平天国中的翼王,秦远在石达开的记忆中也并不清楚这些人的下落。
但终归不会太好就是了。
如果有可能,秦远还真想找到这些人,毕竟江南织造局生产的产品包括云锦丶宁绸丶宋锦丶缂丝丶杭罗等品类,代表清代丝织技艺最高水平。
这些产品,卖到国外,那都是暴利。
不过好在江南织造局有三局,江宁织造局是没了。
但是杭州和苏州的织造局还在。
以后还有机会。
「统帅,按目前进度,月底前完成首批两万套冬装的任务,应无问题。」被服厂管事恭敬地汇报。
「很好。工钱务必按时足额发放,伙食也要保证。」秦远叮嘱道。
他采用的是「工资制」而非传统的徭役或强制徵用,虽然成本较高,但能有效调动积极性,也是争取民心的一种方式。
巡视完毕,秦远与陪同的程学启边走边谈。
「学启,在你看来,咱们光复军以后还能做哪些生意?」
程学启在第一个副本当中,虽然是药物学专精,但是也是一直在做着外贸生意的。
对于商业上的事情,并不是一窍不通,相反,他是这个时代和秦远少有的能沟通的对象。
「要论商品利润,毫无疑问是瓷器丶丝绸,茶叶,这三大王牌产品。即便如今的清廷被迫向英国人法国人打开了市场,但是依然每年能从海外带来大量的白银,这也是为什麽英国人要打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这个扩充协议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些在您连载的那篇《列强为什麽打中国》中有详细说明。」
程学启深入分析福建本地优势:「茶叶我们有闽北武夷岩茶,只要拿下汀州府,整个武夷山产茶区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到时候可效仿安徽茶引制度,但需改良,将茶农组织起来,统一标准,扩大生产。」
「等到,泉州和厦门这两个港口拿下,便能与美国人英国人做这生意,利润可远胜过去清廷时期。」
「而且据我了解,除了景德镇的瓷器在海外受到广泛欢迎之外,福建本地的德化白瓷丶晋江磁灶窑丶厦门汀溪窑等亦有名气,在海外,尤其美洲颇有市场。」
「我们光复军要做的关键是整合资源,提升工艺,打通外销渠道。」
秦远笑了笑,「学启,这些你是从哪知道的?」
程学启解释道:「我既然选择不想打打杀杀,自然要在这光复军证明我的价值。」
「这段时间,我都在建宁府城内与城内的一些商户进行调研考察。」
秦远越看程学启越顺眼,程学启在历史上是太平天国中的叛将,是李鸿章旗下淮军的杀星。
现如今,这程学启到了他这里,虽然少了一名悍将,却是多了一名医药学的顶尖人才,而且在财务商业上也有一番见解。
他赚大了啊!
「学启,我把谢心远和温阳这两个人派给你,现在阿司匹林那边还没发动手研究,但是这武夷山茶叶还有这个瓷器生意的事情,你帮我督办起来。」
谢丶温二人亦是投奔而来的玩家,可堪任用。
「另外,」秦远的双眼尤为敏锐,「茶叶丶瓷器还不够,汀州那边我会让何名标全境拿下,等到了汀州,你去一下那边的宁化县,让当地的一些茶农改种菸叶。」
听到菸叶二字,程学启立刻明白,秦远这是要打造卷菸一条龙生意啊!
鸦片在当下时代是无法禁绝的,但是香菸却是能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后世香菸的所有收入,都是军费的重要来源。
那在这个时代,种一些菸叶,然后建立一座卷菸厂,不管是卖到内陆省份,减轻鸦片的危害,减少白银外流。
还是从泉州厦门出口到海外,都是一笔利润极高的生意。
程学启笑道:「统帅,如果要办卷菸厂的话,倒也不必去宁化县。」
「在咱们蒲城就能种,在第一个副本里我就是蒲城人,什麽七匹狼软烟丶还是经典的福烟这种口粮烟,菸叶产地就有部分来自蒲城。」
秦远一听,大感意外。
他不知道的是,福建是有很多菸叶种植区的。
除了宁化县是省内最大的种植基地外,尤溪县还是国家级制种基地
浦城县丶龙岩长汀丶南平丶古田,哪哪都有菸草种植基地。
不过这都是好消息。
「此事一并交由你筹划!所需人手丶资金,优先调配!」
秦远当即拍板。
茶叶丶瓷器丶菸草,这三驾马车若能驱动起来,光复军的财政基础将坚实无比。
更何况,还有程学启的老本行——医药。
一旦条件成熟,建立起初步的化学工业,能够量产阿司匹林这类基础药物,其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将无可估量。
到时候,一颗阿司匹林,他能卖出天价去。
毕竟这是西方人都还没有拥有,还得在四五十年之后才能去除掉副作用,研发成功的药物。
对于拿下福建全境,秦远更加迫切了。
两人一边商讨着具体细节,一边走出被服厂。
对未来蓝图的憧憬,让秦远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然而,就在他们刚走出厂门不远,一名身着洗得发白的长衫丶书生模样的人,手中高举着一卷白布,上面似乎用浓墨写着大字,神情激动地想要冲向秦远。
「统帅!光复军统帅!学生有话说!」书生一边高喊,一边试图突破警戒线。
但他还没冲出几步,就被秦远身边几名精干的教导团成员迅速拦下。
这些教导团士兵是各军选拔的精英,不仅识字明理,身手也相当矫健,轻易便将这莽撞的书生牢牢制住。
「放肆!退下!」教导团队长江伟宸厉声呵斥,手已按在刀柄上。
秦远注意到了这一幕,他的目光越过护卫的肩膀,落在那书生高举的白布条上,上面赫然写着:「苛政猛于虎,请统帅恤民」。
他眉头微蹙,抬手示意:「伟宸,放开他,让他过来。听听他要说什麽。」
江伟宸有些犹豫,但在秦远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目光下,还是示意手下松开了钳制。
那书生挣脱束缚,略显狼狈地整理了一下被扯歪的衣冠,脸上带着一种「为民请命」的悲壮神情。
他来到秦远面前,拱了拱手,义正言辞地大声道:「统帅!学生读过您在《光复新报》上的雄文,知晓您以『光复华夏丶驱逐鞑虏』为志,对清廷弊政深恶痛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