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7 章 王营长(1 / 2)

加入书签

沙岭大队位于山脚,房屋呈半圆分布,直线是一条能容牛车行走的土黄马路。马路一头通往更深的山村,一头是去往公社和县城的路。

隔着马路是平缓的山坡,坡上树木不高,但很密,尤其是下方,枯枝横斜,灌木丛生,杂草也长到了膝盖的高度。

孟城这会就在林子里,头上带着破草帽,两手戴着旧手套,一手拿看镰刀,一手握枯枝,一提一砍就是一大把。

这时候树木不能乱砍,抓到搞不好要挨批、斗,但枯枝灌木可以弄回去烧火,还有这些生长茂盛的杂草,到秋天割回去引火也很好。

但孟城来这里砍枯枝不是为了柴火,而是为了等人。他边割枯枝,边不时抬头朝沙岭大队所在方向望去。

周日去公社或者县里的人不少,时不时有人走上这条路,这些人大多成群结伴,孤身一人的很少。

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有人独自走来。

孟城直起身望过去,为了避免被人看清样貌,同时他拿起了搭在肩膀上的毛巾,在脸上擦拭起来。

他视力不错,又是从高处往下看,更有优势些,老远就看清了来人的长相,跟他在陈队长那里看到的照片很像。

只是陈队长拿到的照片是田梦君几年前照的,看起来略显稚嫩,而如今的他已经一十多,看起来成熟不少。

但这么看去,田梦君的气质跟陈队长和叶敏形容的不太像。

在他们口中,田梦君是个开朗乐观的人,气质温和,乐于助人。但此时的他可能是孤身一人,卸去了平时的伪装,神色看起来有些阴郁。

孟城没有多看,很快弯下腰,捆好过去一个多小时里砍的拆,扎好扁担,在田梦君走过去后挑着往下走,不远不近地跟在他身后。

田梦君很警惕,察觉到有人跟着,往后看了他好几眼,后来干脆停下脚步等着他走过去。

孟城没想到他这么警惕,但为了不暴露,只能挑着担子越过他。

好在他早有准备,走到前面跟田梦君拉开距离后,便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用布包好边缘的碎镜子,在帽子的阴影下往后照。

这样照到第三次,田梦君的身影从镜子里消失了。

孟城停住脚步,把柴火放在路边,自己则找了块比较大的石头垫在地上坐好,同时取下腰上别着的水杯,仰头大口喝水,又拿着毛巾擦汗。

按照他第一次往后看时,和田梦君之间的距离,正常来说三分钟内,他会重新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可孟城坐在这里等了近五分钟,田梦君都没有出现……

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他暴露了,一是田梦君的目的不是公社,他在途中拐弯了。

如果是拐弯,田梦君会去哪里呢?

孟城闭上眼睛,思考起来。

这条蜿蜒的土路,一边是高高低低的大山,一边是低矮的天地或者村庄,而通往村庄的岔路很多,他第一次和第三次拿起镜子中间就有一条

但如果田梦君的目的是为了和上线接头,他就不可能去人多的村庄,因为这时候交通很不方便,每一个进村的生面孔都可能被围观。

而做特务,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引人注意。

那么,田梦君是进了山?

他两次拿起镜子的地点中间,确实有一条通往深山的小道。

部队组织拉练一般会先勘测地形,根据各种数据决定选择去哪。虽然拉练地点一般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但勘测范围会更广。

孟城经常负责这项工作,驻地周围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村庄,基本都形成地图被他记在了脑海里。

他虽然没有顺着刚才经过的小道往山里去过,但根据他记忆中的方位,沿着小道翻过三座山,应该能到红旗公社。

恰好这时,有个人出现在他来的方向,孟城仰头喝掉水杯里最后一口水,起身上前拦住对方,问道:“你好,请问您是从哪里过来的?”

被孟城拦住的人狐疑地打量他片刻,问:“有事吗?”

“是这样的,我刚才上山砍了两捆柴,但我刚才扭了脚,挑不回去了,如果你家离得近,这两捆柴送给您,您挑回家后把担子给我送回来就行。”

那人闻言看向路边两捆柴,脸上立刻笑开:“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你辛辛苦苦砍的柴,我挑回去算怎么回事?要不你回去喊人帮忙,我在这帮你看着柴火?”

“我媳妇力气小,挑不动这两捆柴。”孟城说道,“咱们能遇见就是缘分,你把柴火挑回去,也算我做好事了。”

这会农村做饭都是用柴,白得的两捆好柴火,没人能舍得不要。那人听孟城这么说,没有继续推拒,搓着手说:“那行吧,我把柴火挑回去,你放心,我家就在陈湾村头,十分钟就能来回。”

陈湾就是他第三次举镜子前经过的村庄,也是田梦君小概率可能去的地方。

孟城问道:“那确实挺近,你刚才来的路上,有看到过一个年轻人吗?”

“什么年轻人?”

“一个穿白衬衫,黑色长裤的年轻人,他头发半长,皮肤挺白,个子大概这么高。”

因为白得了两捆柴火,对方很乐意回答孟城的问题,认真回想过后摇头:“那没有,我这一路就看到你这个年轻人了。”

孟城哦了声,又问从通往深山的小道尽头有什么。

“不就是树林吗?”对方挠了挠头,恍然哦了声说,“我想起来了,往里走三四里路,第一个山头,山腰那有个破庙,以前香火挺好,除四旧后都没人去了。”说完他想起来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随口问问。”孟城笑道,“那您早去早回,我在这等着您把扁担送回来?”

话题一扯回柴火,对方瞬间不再多想,乐呵呵地说了声好,便挑着扁担回家了。

这人还算守信,十分钟后拿着扁担回来,问孟城要去哪,顺路的话他们结伴一起走。孟城却指了指他来的方向说:“可能不

顺道,我家在那边。”

“这样,那你崴了脚,一个人回去成吗?”

“没事,不严重。”孟城说着,假装一瘸一拐地走了几步。

对方见他行走没有问题,也放了心,转身往另一头走去。孟城一瘸一拐走到通往深山的小道,上去前先蹲下来,仔细观察因为很少有人进山而长到小道中间的杂草,确定有踩踏的痕迹,才起身垫着脚尖,沿着小道被人踩踏过的痕迹往前走。

走了将近一十分钟,孟城翻过了第一个山头,面前出现两条分岔的路。

根据他记忆中的地图,可刚才遇到的那人讲述,孟城觉得左边一条应该是去第三座山的,右边那条或许能到破庙。

深山露水很重,浸得地面略微湿润,踩在上面很容易留下印子。而孟城面前两条岔路上,都能看到脚印。

孟城蹲下来仔细,仔细观察那些脚印,很快发现通往左边那条路上的脚印跟他相反,人应该是从第三座山那边过来的,右边那条路则有有一大一小两种脚印。

显然,破庙是他们碰头的地方。

看过脚印方向,孟城仔细观察两种脚印的细节。

小一些的脚印鞋底光滑,印痕略浅,基本可以判断脚印主人个子不高,人也不胖,并且穿的是布鞋,符合田梦君的情况。

大的脚印痕迹略深,脚印有折痕,脚印主人应该不矮,也不瘦,另外他穿的是皮鞋,看这纹路……

是部队发的军官皮鞋。

孟城眸色变深,紧紧抿起唇。

起身后他没有再往前走,而是一步步后退,出了这条小道。沿着大路走到公社,直奔革委会后门。

他是开车过来的,为了不引起怀疑,他把车停在了革委会外面,制造他是来革委会办事的假象。

进了革委会,他直接去主任办公室换衣服,跟人寒暄过后再从正门出去。

开车回到红旗公社,孟城没有直接回部队,而是把车停在了第三座山下面,打开车窗,点燃一根烟耐心等待着。

这一等就是半个上午,当那道军绿色的身影从蜿蜒小道上下来时,太阳已经高悬在头顶,照下来的阳光温暖又刺眼。

那人适应了山间的阴凉,出来略有些不适应,抬手压了压军帽,再整理两下军纪扣。

期间他不经意瞥到蜿蜒山道尽头的军用吉普车头,动作不由僵住,直到那辆车越开越近,停在他面前。

直到车窗被里面的人摇下来,驾驶座上的男人探出头,神色冷峻说道:“王营长。”

王营长喉咙滚动,干笑说道:“孟营长,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孟城声音冷淡:“这话应该我问你才对。”

王营长苍白解释:“我闲着没事,上山转一转。”

孟城呵了声,却没有拆穿他,而是转开视线看向前方说道:“上车。”

“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

孟城转过头,直视着王营长的眼睛,冷冷开口:“你以

为我是在征求你的意见?”

虽然王营长很心虚,但面对孟城的强势,他心里仍有些恼怒。

是,他媳妇生孩子的时候,孟城和叶敏夫妻俩伸过手,但他已经登门感谢过,不欠他们的!

工作上他和孟城都是营长,级别没有谁高谁低,孟城以为自己是谁?凭什么觉得自己要听他的命令。

想到这里,王营长往后退了一步说:“我还有事。”

孟城直接打开车门,从腰侧枪套取出手枪拉动套筒,再抬手将枪眼抵在王营长头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