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立太子(1 / 2)
第167章 立太子
…
通过半年的浅攻进筑,鄜延军在神机前军和东辅军的帮助下,夺取了西夏的龙州以及龙州附近的所有堡寨,又将赵宋王朝的堡寨推进到了夏州,并通过数战攻占了夏州附近的不少堡寨,夏州落入赵宋王朝之手,现在只差一个契机。
夏州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之一。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李,封夏国公,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使夏州成为党项羌藩镇势力的核心区域。后来李元昊称帝建国,西夏的国号「夏」也来源于夏州。
夏州地理位置重要,是防御北方和东方政权的重要屏障。它处于鄂尔多斯高原南缘,地势险要,利于组织军事防御。以夏州为中心,党项族可以有效地控制周边地区,进可攻丶退可守。在与赵宋王朝的长期对峙中,夏州的存在使得西夏能够在边境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抵御赵宋王朝的进攻。
夏州地区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这里的畜牧业发达,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战马丶牛羊等物资,支持了西夏的军事和经济发展。同时,农业生产也较为繁荣,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和军队的粮食需求。此外,夏州地处交通要道,是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商业活动频繁,促进了西夏经济的繁荣。
作为党项族长期居住和发展的地区,夏州孕育了独特的党项文化。这里是党项族传统习俗丶语言丶文字等文化元素的重要传承地。李元昊在此创造了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推行党项族的文化特色,使得夏州成为西夏文化的中心,对西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一时间,环庆军也在神机后军和西辅军的帮助下,夺取了臧底河城和割牛城等重要城镇,成功深入西夏的腹地不说,还将堡寨推进到了盐州,并通过数战攻占了盐州附近的不少堡寨,很快就会彻底占领这片区域。
盐州位于陕丶甘丶宁丶蒙四省七县的交通节点,「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三秦要塞」,是连接西夏各个地区的重要枢纽,对于军队调动丶物资运输等具有关键作用。
同时,盐州南倚山原丶北接平沙,利于大规模军事行动展开。它是西夏东部的重要屏障,能够抵御来自赵宋王朝等外部势力的进攻,保卫西夏的核心区域。
另外,盐州境内有盐湖,是青白盐的主要产地,西夏政府垄断盐产,盐业收入是西夏国库的重要财源,为西夏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赵宋王朝要是能夺取盐湖,每年单单是食盐一项就至少可以增加七十万贯。
同一时间,吕恵卿派王厚率领熙河军主力丶神机右军丶北辅军渡过黄河,去攻打西凉府方向。
结果,王厚的部队碰上了西夏晋王李察哥的精锐部队,双方在西凉府外打了一场硬仗。
幸好,神机右军战力够强,王厚这次带去的人马也够多。
最终,宋军经过一场血战大败夏军,一举夺取了西夏重镇凉州,并绕到了西夏的后背。
也是同一时间,章楶命令大将折可适率领泾原军丶神机中军丶南辅军共计二十万大军出战,从萧关出发,再次攻打西夏。双方激战多次,宋军大获全胜,接连攻下永和寨和割沓城,还在横山附近重创西夏主力,夺走了西夏重要的养马地和兵源补给地。宋军一路逼近西夏都城兴庆府,西夏全国上下大为震动。
这是宋夏战争以来,宋军取得的最大胜利,离彻底灭掉西夏只差一步之遥。
西夏岌岌可危!
李乾顺大感事情不妙,只能一方面低头向赵宋王朝俯首称臣,进献贡品,以求结束战争,另一方面继续派人去辽国求亲丶求结盟,并且首次表明,愿意辽夏结为舅甥关系。
其实,早在辽圣宗统和四年,西夏太祖李继迁就向辽国称臣,辽圣宗以宗室女封义成公主嫁给李继迁,并册封他为夏国王。此后,辽和西夏维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政治丶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形成了类似舅甥的关系。
但在此之前,西夏的历任统治者,都只是默认这层关系,并没有明确这段带有从属性和侮辱性的不平等关系。
如今,西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李乾顺也顾不上面子了,乾脆将这舅甥关系坐实。
另外,李乾顺还向耶律延禧进献了一个百宝帐。这是一个用最好的兽皮缝制的帐篷,上面布满了宝石,冬暖夏凉,既贵重,又实用,尤其是对于耶律延禧这个酷爱打猎的人来说。
果然!
李乾顺这麽操作了之后,耶律延禧的态度软化了。
同时,萧瑟瑟以及朝中的一众忠臣丶能臣也趁机给耶律延禧分析这唇亡齿寒的关系。
于是,耶律延禧下定决心,将耶律南仙嫁给李乾顺,跟西夏结为舅甥之盟,同时三十万大军陈兵在云地宋丶辽丶夏的交汇之处,做出攻打赵宋王朝或者出兵西夏增援的架势,声援西夏。
另一方面,耶律延禧声称要亲率七十万大军南下伐宋。
耶律延禧又派使臣来到东京汴梁城逼赵俣停止攻打西夏,并要求赵俣将打下的西夏的地盘还给李乾顺。
面对辽国的这种拉偏架行为,赵俣任命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府曾肇为河东制置使,张蕴为都统制,折克行为副都统,率领河东军和府州军防御辽军。
赵俣又将神机前军丶神机后军丶神机右军以及东辅军丶北辅军丶西辅军撤回来,表明自己要御驾亲征,与耶律延禧一决胜负。
为此,赵俣甚至毅然决然地下了一道立太子的圣旨:
朕承天命,践祚以来,夙兴夜寐,忧勤万机,唯愿四海承平,社稷永固,传祚子孙,绵延无疆。
今辽主以御驾亲征威逼我大宋,朕何惧之,当御驾亲征以敌,不教胡虏笑我大宋无人。
为以防万一,且储君之位,关系国本,不可久虚,故立太子。
朕诸子之中,赵寿最嫡。
为固国本,安民心,以顺祖宗之训,以合天下之望,朕特诏立皇嫡长子赵寿为太子,入主东宫。着礼部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一应仪制,务须详备。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宋洪武二年八月戊申。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郑显肃生下赵俣的嫡长子,有很大可能会成为太子,但老实说,谁都没想到,赵俣这麽快就会封他当太子。
张纯住处的密室中,一排五张摇椅上,分别躺着张纯丶李琳丶叶诗韵丶麻晓娇丶袁倾城这五个大肚婆。
张纯不禁有些酸道:「皇后生得儿子就是好,还没出襁褓,就当上了太子,这次赵俣要是御驾亲征,郑皇后只怕就要垂帘听政了。」
叶诗韵在一旁说:「你少说两句吧,等赵俣走后,咱们几个可就彻底落到郑皇后的手上了,到那时,就没有赵俣护着咱们了,你这张破嘴可别害了咱们。」
张纯想说,『我又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人,能乱说话吗?再者说,那时,郑皇后代替的就是赵俣的位置,我巴结她都还嫌来不及,哪会乱说话,你这是瞧不起谁呢?』
可话到嘴边,张纯又给咽了回去。
经过上次大家闹掰了一事,张纯已经充分意识到,有些话还真不能乱说,哪怕是跟李琳丶叶诗韵丶麻晓娇丶袁倾城,毕竟,人心隔肚皮,她们跟自己也不完全是一条心。
所以张纯说:「你说得也对,我还真得控制一下自己,毕竟,以后郑皇后可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后了,万一赵俣这次御驾亲征有个三长两短,她可就是大宋的最高执政者了,到那时,咱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得改去讨好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