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 寻呼机(1 / 2)

加入书签

第344章 寻呼机

「寻呼机啊.」罗恩眼睛闪亮,他差点忘了这玩意儿。

在没有手机和大哥大的年代,它就是最佳平替。

不,目前手机也不影响BB机市场的迅猛发展。

手机当然好,但太贵了,年轻人没几个买得起。

BB就亲民许多,它的价格只有手机的十分之一不到,算是平价电子产品。

「Boss,有了牌照,寻呼机业务就变得顺理成章。」亚什很积极。

「你考察过国内的市场?」

「是,根据电信部的规定,寻呼机业务属于电信行业的增值服务。除了国营公司外,私营企业去年才准许申请电信牌照。

目前印度虽然有寻呼机市场,但还没大规模铺开。我们的速度得快,其他拿到电信牌照的公司肯定会注意到这个市场。」

亚什既然对寻呼机感兴趣,那也是专门了解过国内的政策。

国外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后,就风靡过寻呼机浪潮。东大90年代的时候,也慢慢开始流行。

印度却慢了一拍,直到前两年电信局才推出这种新式的通信产品。

这和印度91年才开放经济政策有关,起步太晚,方方面面都发展迟缓。

技术不提,民众手里也没钱,毫无市场根基。

93丶94年的时候,有电话的家庭就算是中产阶级。

老父亲去世,遗嘱里赫然把固定电话当作家产分配给两个儿子。

想想吧,固定电话都能被当作家产,就知道印度那几年有多穷。

就这种情况,寻呼机什麽的,有市场才是见鬼了。

所以这两年电话局虽然有寻呼机卖,但太贵且服务态度极差,月租费也十分不亲民。

不过从去年开始形势就变了,私营牌照的发放,必然会在电信行业引入新的竞争。

国营电话公司在服务上完全没法和私营企业比,那些有编制的公务员都以官员自居,态度傲的不行。

不用想也知道,只要双方开始竞争,私营企业一定把国营公司打的落花流水。

最重要的是到96年,印度国内的经济情况比以前好太多,这从电视机销量上就可以看出来。

亚什觉得不管是从政策丶还是市场角度考虑,现在都是进入寻呼机业务的大好时机。

「寻呼机技术难度怎麽样?」这是罗恩首先关心的问题。

「核心是射频接收技术,这主要通过晶片来完成。生产工艺的关键是表面贴装技术,不过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难题。」

寻呼机的技术分析是由印度理工大学的辛格教授负责,他是苏尔电器特聘的技术顾问。

自从苏尔园区建设完成后,罗恩还特地划了块地皮,成立了苏尔研究所。

里面做的不是普通的研发工作,而是高端的技术研究。

很多技术还处于理论阶段,想要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是罗恩制定的两条路走路战略中的另一条,一方面大规模进军基建丶能源行业,一方面开始在研发领域投入重金。

技术研究就是这样,你不投入,永远不会开花结果。

但钱花了,可能几年丶十年后才能看到成果。

苏尔研究所目前攻略的重点方向,就是移动通信。

因为罗恩想做手机业务,这只是前期积累,五年丶八年后总归会有明显的成果。

辛格教授所带的团队,全是由博士丶硕士组成,代表着苏尔电器的最高技术水平。

他说寻呼机的制造难点是射频晶片和贴片工艺,那罗恩自然相信他的判断。

「晶片可以考虑采购成熟的产品,表面贴装工艺呢?」

「我们的电视机生产线,就有表面贴装工序(SMT),内部完全可以自主解决。」辛格很有把握。

「也就是说,寻呼机的制造对我们没有门槛?」

「差不多,重点是设计。技术论证通过,工厂就可以考虑建设配套的生产线。」

严格来说,寻呼机的技术难度还没有电视机高。

因为它就是一块电路板,再配个显示屏和电池仓就完了。

哪像电视机,光零件就有几百上千个。各种输入输出信号,比寻呼机复杂太多。

「既然这样,内部就先完成设计工作。工程样机出来后,我们再开一次会议。」

「可以,两个月完成设计,争取年底前做出工程样机。」辛格点点头。

这件事还得研究所牵头,苏尔电器的研发部很难在短时间内搞定设计问题。

对寻呼机罗恩还是有点信心的,苏尔电器在研发上也投了不少钱,更是培养了一批人才。

这次不靠东大,搞定小小的BB机问题不大。

只要搞定信号的接受和抗干扰问题,后面的事顺理成章。

当然啦,收集国际上的成熟产品,参考一番,那也是正常操作。

别提什麽智慧财产权丶设计专利之类的话,这些词和印度犯冲。

作为一名合格的阿三,罗恩太懂这里的规矩了,放心大胆的抄哦不,是参考!

如果一切顺利,寻呼机就是苏尔电器明年的重点产品。

就像亚什说的,有了电信牌照,不做这门生意太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