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 寻呼机(2 / 2)

加入书签

倒是后苏尔电器负责生产寻呼机,另外再成立一家公司开通电信服务。

嗯,罗恩决定了,就叫印度移动通信。

私营公司并不是不能以「印度」开头,而是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首先要获得新德里公司事务部的批准,其次企业要达到全国性和国际性的规模。

以苏尔电器的巨头地位,相信新德里那里会给这个面子的。

实在不行罗恩还可以组建苏尔集团,把苏尔电器丶苏尔建材公司丶苏尔矿业丶苏尔电力丶苏尔港口都并入到集团业务中。

以苏尔集团的名义,去申请电信业务,起名印度移动通信就很合理了吧。

还别说,随着摊子越铺越大,罗恩还真想把所有业务都整合到一起,成立集团公司。

前面为了灵活管理,基本是四处出击。

到了一定规模,罗恩自己应付起来越来越吃力。

他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最好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分管其他业务。

至于传媒业的太阳娱乐丶太阳电视丶红香肠经纪公司,则另外再组建太阳传媒集团。

最⊥新⊥小⊥说⊥在⊥⊥⊥首⊥发!

其实苏尔电器的体量已经够大,它完全可以自成一家。

比如以消费电子和移动通信为核心业务,组成苏尔科技集团。

这样就把罗恩名下的生意分成三大块,科技丶基建丶传媒,都是集团规模。

啧,有点复杂,最好请国内外的专业团队来整合。

印度移动通信的成立另说,苏尔电器的会议开完后,罗恩已大体规划好未来几年的发展。

除了寻呼机,今年还会上马微波炉业务。明年开始布局VCD丶电冰箱丶洗衣机等产品。

VCD这玩意儿,完全是基于电视机此时的市场保有量,而做出的决定。

光苏尔电器卖出的电视机就有上千万台,其他品牌再算一算,少说几千万。

这麽多的电视机用户,撑起VCD市场已经足够,何况每年电视机的销量还在猛增。

电冰箱更不用说,印度次大陆天气炎热,它几乎是中产家庭的刚需。

洗衣机嘛,它的优先级排最后,市场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这三大件的技术难度又完全是另外一个档次,有的比电视机还难。

自研的话,有点点不划算。

字研就快的多了。

不过也不能为了吃快餐,就荒废自己的研发能力。

罗恩还是觉得,走技术引进,再自主生产这条路比较靠谱。

VDC技术哪家强啊?当然是苏尔电器的老朋友,东大啦。

论开源技术引进,罗恩是专业的。

他在东大的名声出奇的好,想买一套VCD技术根本不是事。

原时空VCD在印度并未得到井喷式的发展,原因就是引进的太晚。

90年代末期才进入印度,那时候DVD技术已经成熟,没泛起什麽水花就被替代。

可以说VCD生不逢时,印度直接跳过了这个阶段。

现在有了罗恩这只蝴蝶,不扇一下翅膀那太可惜了。

VCD画质差丶功能落后不假,但便宜啊。

印度人又尤其锺爱宝莱坞,对电影的追求远远超过东大。

这种便宜又好用的影视播放设备,没道理流行不起来。

如今有了苏尔电器这样的性价比公司,VCD的普及重任,自然当仁不让。

哎呀,罗恩这两天就得给东大打个电话,联络联络感情。

这是苏尔电器除寻呼机之外最要紧的产品,电冰箱能在98年推出,那就算不错。

到时候是引进东大的技术,还是找小田再和NEC合作一把,罗恩还没决定。

话说如今苏尔电器已经进入爆发式的增长期,拖欠NEC的那点尾款其实不算啥。

算了,要不改天把帐清一清,然后和小田好好聊聊冰箱的事。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罗恩看上了NEC更好的东西。

至于洗衣机,说实话在印度并不是那麽刚需。

因为印度有仆人啊!

有钱人家丶中产阶级家庭,全都有自己的洗衣工。

就连苏尔电器的员工,都开始雇佣仆人干些打扫卫生丶洗衣的杂活。

印度庞大的人口丶低廉的人工成本,完全抢了洗衣机的市场。

离谱!

所以这件产品排在苏尔电器内部计划的最后,目标是千禧年左右上市。

会议开完,罗恩又开始忙活电信公司的事。

他拿了牌照之后,还没开始营业,现在可以先做前期准备工作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