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英姐很忙(1 / 2)
第324章 英姐很忙
大营村。
傍晚时分,李家新房的客厅里暖意融融,众人刚吃过晚饭,正围坐在一起闲聊,空气中还残留着饭菜的余香。
王秀英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率先打开了话匣子:「你们是没瞅见,那机器老高了,八宝粥的材料放进机器里搅拌,哪哪都特别好,但熬出八宝粥的味道,就是差那麽一点。大家都觉得,我熬煮的更好喝。」
老李听了,笑着打趣道:「我们都没在,你咋说都成。」
「嘿,你这话说的。」王秀英立刻不乐意了,语气带着几分较真,「你要是不信,你可以问振国和建军,他们都在那呢,让他们给我作证。」
坐在一旁的李振国连忙点头附和:「哥,我嫂子说的是对的,机器熬煮的八宝粥,确实赶不上她熬的口味好。」
老李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儿子李哲对这八宝粥罐头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要是口味出了问题,后续的销售肯定会受影响。
他担忧地问道:「那咋办?要是口味弄不好,这罐头可就不好卖了,前期的投入不都白费了?」
李振国见状,连忙宽慰道:「哥,您甭急,并不是说机器熬煮的八宝粥不好喝,只是咱们还没有研究到位,没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我嫂子研究八宝粥都三个月了,这机器刚用上,也得调试调试,找到最适合的熬煮工艺。
你放心吧,过几天就能调试好,到时候口味肯定差不了。」
「那就好,那就好。」听到李振国这麽说,老李悬着的心才松了一口气,脸上的愁云也散了些。
李哲看着父亲这副模样,忍不住笑道:「爹,您要是不放心,回头跟我娘一块去厂里,也跟着尝尝味,多跟我叔提提建议,说不定还能帮上不少忙呢。」
「成,这主意好。」老李连忙点点头,心里盘算着,不亲自去一趟看看,他确实没法彻底放心。
聊完八宝粥的事,李哲目光转向一旁的王建军,说道:「建军哥,你不是有事要说吗?大家伙都在这,也甭藏着掖着了,跟大夥说说。」
王建军闻言,先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父亲王荣生,然后才开口道:「爹,前几天我去小姨家,小姨说我和晓燕年纪都不小了,想把双方父母约到一块,商量一下订婚的事。」
王荣生一听这话,猛地抬起头,眼睛里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地说道:「好啊,这可是大好事!」
王荣生这辈子最大的两个心愿,一个是找到妻女,另一个就是看着儿子王建军成家。
如今,他已经得知妻女在港岛的消息,也知道妻子已经再婚。
当初王建军和王秀英把这事告诉他时,还担心他会想不开,可王荣生心里更多的是对妻女的愧疚,只要她们能过得好,其他的都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他最期盼的就是儿子能早点结婚,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
王荣生往前凑了凑,急切地追问道:「那人家女方是个啥说法?对订婚的事有没有啥意见?」
王建军答道:「人家也没说啥,小姨的意思是,先让双方家长见个面,坐下来好好聊聊,具体的细节再细谈。」
王荣生搓了搓手,脸上露出了不自信的神情,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听说晓燕的父亲是警察,母亲是工人,人家都是有正式工作的。
我一个老农民,没啥本事,就怕人家父母瞧不上我家建军,不同意这门亲事。」
王秀英在一旁听了,连忙劝道:「哥,您别想那麽多,净瞎担心。两个孩子都相处了一段时间了,早就知道了双方的家庭情况。
要是人家瞧不上咱,也不会答应双方家长见面商量订婚的事了。到时候,我跟你一块去见他们。
不,咱们得提前去京城准备准备,去商场买几件合身的衣服,穿得漂漂亮亮的,不能让人看轻了。」
王荣生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是得准备准备。」
老李看着这一幕,笑着说道:「大哥,恭喜你了。今年建军定了婚,明年春天就能结婚,说不定后年你就能抱大孙子了,到时候可就热闹了。」
王荣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喜色,琢磨着说道:「那新房也该张罗起来了,总不能让人家姑娘嫁过来没地方住。振华,我看你家这房子盖得就不错,又大又敞亮。
回头,你把那个盖房的郭师傅的联系方式给我,我请他去家里吃个饭,跟他谈谈建新房的事,争取早点把房子盖起来。」
王建军连忙说道:「爹,盖房子的事不着急,先把订婚的事敲定了再说。」
王荣生却不认同,语气坚定地说道:「咋不急?都谈到订婚了,要是连个新房都没有,女方家里人来咱家一看,该不乐意了。
这事儿你甭管,我有钱,我来张罗。」
王秀英在一旁打趣道:「建军,你爹为了给你娶媳妇盖房,可偷偷存了不少钱,连我都没告诉呢,你就别拦着了。」
李哲不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但舅舅和表哥都是自己的亲人,有些话他觉得还是得说。
他开口道:「舅舅,我觉得建新房的事真不急。建军哥现在在京城发展,以后大概率也是常住京城。
等明年蔬菜大棚挣了钱,不如直接在京城买套房,这样建军哥上班也方便,以后孩子在京城上学也有保障,多好啊。」
「娘嘞,京城买房,那得多贵啊!」王荣生听到这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语气中满是不敢相信。
他祖上几代都是农村人,在他的认知里,能在村里盖个宽的房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在京城买房这种事,他连想都不敢想。
「京城的房子啥时候都不便宜,而且以后价格也只会越来越高。」李哲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橘子,掰开后放进嘴里一瓣,接着又望向一旁的李卫东,「哥,你也是,手里有钱别瞎花,那些电器啥的可以晚些再买。等明年挣了钱,也考虑在京城买套房子,为以后做打算。」
「行,我回头跟你嫂子商量商量,听听她的想法。」李卫东慎重地点了点头,觉得李哲说的有道理。
正巧这时,马来小端着一盘水果从外面走进来,把水果放在茶几上,刚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她接过话茬说道:「这有啥好商量的,老二说买房好,那肯定就是好事。他自己不就在京城置办了好几套房产嘛,肯定错不了。
明年要是有钱了,咱也在京城买一套,以后大丫长大了,没准还能在京城上学哩。」
李哲听了马来小的话,忍不住夸赞道:「嘿,瞅瞅,还得是我嫂子,这眼光甭说咱家了,在整个大营村里都是数得着的,有远见。」
「哈哈————」听到李哲夸自己,马来小心里美滋滋的,很受用地笑了起来,客厅里的气氛也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可就在这时,「咣咣————」
外面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客厅里的热闹。院子里的两只花狗听到敲门声后,也跟着「汪汪」叫了起来。
王秀英朝着门口的方向喊道:「小娜,去开门,看看是谁来了。」
马来小连忙说道:「小娜上楼写作业去了,我去吧。」
说着,马来小就起身走出了客厅,来到院子里。她先是对着那两只对着门叫的花狗呵斥了几句,把它们赶到了院子的角落,然后才快步走到门口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马长河和王慧兰夫妻俩,马长河推着一辆自行车,王慧兰则从自行车的后座上下来,怀里还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
马来小看到他们,有些诧异,疑惑地问道:「叔,婶子,这麽晚了,你们咋来了?天这麽冷,还把孩子抱出来了。」
王慧兰脸上挤出一抹略显勉强的笑容,语气平和地说道:「俺们就是来串个门,跟你们唠唠嗑。」
「这大冷天的,可别把孩子冻坏了,快进来吧,屋里暖和。」马来小一边说着,一边侧身让开,把他们让进了院子。
马长河推着自行车走进院子,目光在宽的院子里扫了一圈,忍不住惊叹道:「娘嘞,你们家这院子可真大啊,比俺家那院子大多了。」
马来小笑着说道:「是不小,足足有八百多平米呢,差不多相当于村里四处宅基地那麽大了。」
马长河把自行车停放在院子角落的墙边,然后转过身看着马来小,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地说道:「来小,我听青山说,你现在在四季青公司当主管了,公司里的工人们都归你管,真是有本事啊。」
这话正好搔到了马来小的痒处,带着几分得意地说道:「哎呀,叔,你可别这麽说,俺就是在公司里当个人事部的副主管,不管生产上的事,就是负责员工的考勤和奖惩这些事,也没啥大本事。」
「嘿,这还不算有本事啊,咱这十里八村能当女管事的可没几个。」马长河连忙夸赞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