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章 英姐很忙(2 / 2)

加入书签

马来小眼珠子转了转,试探着问道:「叔,你今儿个来,是不是有啥事儿啊?要是有啥事儿,你就直说,能帮上忙的,俺肯定帮。」

马长河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然后讪笑了一声,有些含糊地敷衍道:「没啥大事,就是来串门,进屋再说,进屋再说。」

此时,屋里的王秀英听到院子里的动静,也从客厅里走了出来。

她看到妹妹王慧兰抱着孩子,连忙快步迎了上去,热情地说道:「呀,慧兰,你们咋来了?快进屋,外面冷。

误哟,把臭小子也抱来了,快让我瞅瞅。」

王秀英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小心翼翼地从王慧兰怀里接过孩子,低头看着怀里胖乎乎的婴孩,忍不住夸赞道:「这孩子胖乎乎的,眼睛又大,长得可真好,跟慧兰你小时候一个样。」

老李也跟着从客厅里走出来,看到马长河,笑着招呼道:「长河来了,快进屋坐,咋不早点来呢?要是早点来,咱们还能一块喝点酒,唠唠嗑。」

马长河跟着他们走进客厅,在沙发上坐下,然后接过话茬说道:「家里的大棚出了点事,下午一直在大棚里忙活,耽搁了点时间,所以来晚了。」

「听青山说,你也种了个蔬菜大棚,咋还出事儿了?严重不严重?」老李关切地问道。

马长河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愁容,语气无奈地说道:「嘿,别提了,都是我自己没经验。我在万安镇塑料厂买的棚膜,前两天才发现棚膜质量不行,透光率太低,白天太阳再好,大棚里也没法升温。

到了晚上就更不行了,一点也不保暖,我这大棚里晚上的温度也就十度左右,没办法,只能靠烧炭来升温。

光是每天买炭的钱,都烧得我心疼,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老李听了,眉头也皱了起来,连忙追问:「长河,那你接下来打算咋办啊?

这才十月底,大棚里的温度就这麽低了,再过两个月到了腊月,天更冷,那菜苗指定得被冻死。你得尽早拿个章程,不然损失就大了。」

马长河这才道明来意:「我今儿个来,就是想问问,我现在能不能也跟咱四季青公司签个种植协议,帮我度过这个难关。」

他说这话时,目光看向李哲,语气带着恳求:「哲子,你是公司老板,公司你说了算,能不能帮帮姨夫?我是真没辙了。」

李哲神色依旧平静,没有丝毫波动。

其实这件事,他昨天听朱益民说过,只是当时没太当成一回事,也没放在心上。

年轻的时候,李哲对于亲戚关系看得很重,总觉得亲戚之间就应该互相帮衬。但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见过了太多亲戚之间因为利益反目成仇的例子,对于所谓的亲戚关系也看淡了很多。

在他看来,关系好丶来往多的才是亲戚。

那些常年不来往的亲戚,说到底,无非就是有些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甚至,有些亲戚还不如陌生人靠谱。

李哲笑了笑,说道:「姨夫,四季青公司现在有二十多位股东,不是我一个人的公司,做事得按规章制度来。您有啥需求就直说,能帮的我肯定帮,但要是超出我能力范围,我也没辙。」

「我想通过咱公司的关系,买到合格的棚膜,赶紧给我的大棚换上新的。」马长河连忙说道。

李哲转头看向父亲,问道:「您是具体负责协助种植户管理大棚的主管,这事您怎麽看?」

老李叹了口气:「现在报名想跟公司合作的农户,还有两百多人在排队等着呢,都想通过公司渠道买棚膜。长河,你目前不是公司的合作种植户,这事确实有点难办。」

「那咋办啊?哲子,你可一定要帮帮姨夫啊,我真的没办法了。」马长河一听这话,急得声音都有些变了,语气中满是恳求。

李哲看着马长河焦急的模样,缓缓开口说道:「其实,除了廊方市塑料厂之外,京郊那边也有几个不错的塑料厂,他们生产的塑料薄膜质量也很好,就是价格要稍微高一些。

姨夫,您可以去京郊的那些塑料厂看看,说不定能买到合适的棚膜。」

「真的?京郊还有这样的塑料厂?」马长河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连忙追问道:「那个塑料厂具体在哪啊?叫啥名字?

我明天就过去看看。」

李哲想了想,说道:「具体的位置和名字,我还真记不太清了,这些事平时都是金主管负责的。

这样吧,回头让青山去找金主管问问,他肯定知道。

不过,这棚膜的具体质量怎麽样,我也没有实际用过,您到时候过去还得自己多看看,多比较比较,别买错了。」

「成,知道有地方买就行,回头我就让青山跟我一起去,有他在,也能帮我把把关。」马长河脸上的愁容消散了不少。

可没过一会儿,他仿佛又想到了什麽,脸上的笑容又淡了下去,犹豫了片刻,才再次开口说道:「哲子,姨夫还想再求你一件事,你看能不能再帮帮我?」

李哲连忙摆摆手,语气诚恳地说道:「姨夫,您可别这麽说,求」字我可当不起。有啥事儿您就说,只要我能办到,肯定不会推辞。」

马长河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之前为了建这个大棚,我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现在手里一点闲钱都没有了,根本没钱买新的棚膜。

我还是想跟四季青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然后让公司帮我贷一笔款,用于购买新的棚膜,您看行吗?」

李哲听了,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问道:「姨夫,您之前建大棚的钱是从哪来的?是自己攒的,还是从别处借的?」

马长河如实答道:「我是去北苏镇信用社贷的款,当时想着建完大棚,等菜卖了钱就能还上,可没想到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

听了这话,在场的人都皱眉,真是精明过头了。

李哲点了点头,说道:「姨夫,您既然已经从北苏镇信用社贷过一次款了,恐怕很难再以同样的理由在万安镇信用社贷款了一现在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管得严,一家只能贷一次。」

马长河的脸色又沉了下来,他叹了口气,双手撑在膝盖上:「那我该咋办啊?我确实没有钱再买新的棚膜了————」

李哲也跟着叹了口气:「姨夫,如果是上半年,我还能借您点钱周转,可现在我手里也没有太多资金,经济方面确实没能力帮你。」

马长河有些不信,眼睛瞪了瞪:「不会吧?你做那麽大的买卖,四季青公司那麽多大棚,咋会没钱呢?」

坐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王建军突然开口了:「小姑父,李哲的摊子确实铺得大。他前阵子在京城置办了两个新商铺,又开了新餐厅和超市,把去年挣的钱都投进去了。

而且自从今年六月份开始,蔬菜大棚的菜就卖不上价了,他手里现在确实没多少钱。」

老李也跟着点头,接过话茬:「是啊,今年春天李哲在四季青公司又投了十几万,又是添设备又是扩大棚的,这钱都花出去了,这小子手里根本剩不下钱。」

王荣生一直坐在角落里抽菸,这时也看向王慧兰,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慧兰,你家遇到麻烦了,我这个当哥的本应该给你们拿点钱。

但建军明年要结婚,我得给他置办新房娶媳妇,那点积蓄都得留着给他用,实在不能动。」

老李也跟着说道:「长河,我之前也存了点钱,可盖这新房丶置办家具就花得差不多了,手里也没剩多少,不然肯定帮你凑点。」

听到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说没钱帮他,马长河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嘴角耷拉着,双手紧紧攥着裤腿。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松开手,叹了口气:「这年头,谁家手头也不宽裕。不过既然知道京郊有塑料厂卖塑料薄膜,也算是有了奔头,这钱的事,回头我再想办法凑。」

话说到这,马长河明显坐不住了,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锺,站起身:「天也不早了,孩子也该睡觉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王慧兰也连忙站起身,从王秀英怀里接过孩子,小心翼翼地裹好强褓。

众人都跟着起身,送他们到门口。马长河跨上自行车,王慧兰抱着孩子坐在后座,一只手紧紧抓着马长河的衣角。

王秀英看着妹妹冻得通红的脸,心里有些不落忍,拉着她的手说道:「慧兰,大棚的事你别急,回头姐帮你想想辙。」

「,谢谢姐。」王慧兰的声音有些哽咽,她朝着众人挥了挥手,「那我们走了,你们快回去吧,别冻着。」

马长河蹬着自行车,慢慢消失在夜色里。

众人站在门口,直到自行车的影子看不见了,才转身往回走。

刚进院子,老李就把王秀英拽到一旁,压低声音问:「他娘,这事连老二都没辙,你能帮啥忙?」

王秀英却信心满满地拍了拍胸脯:「你放心吧,俺不用家里的钱,也不麻烦老二,俺有自己的主意。」

老李还是不明白,皱着眉追问:「那你跟我说说,啥主意?别到时候办不成,还让人家笑话。」

王秀英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凑到老李耳边:「你呀,就等着瞧好吧,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